作者 文/葉小慧 本文轉載自鄉間小路91年七月號
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高溫多雨,相當適合竹類的生長與繁殖,所以本島到處可見竹的蹤跡,尤其平原到中央山脈的丘陵地,為主要產地。竹子在植物學上屬於禾本科,基本特徵為單子葉植物,平行脈、根莖橫走叢生或散生而延伸,幼芽可食用稱為竹筍。台灣竹的種類約有170餘種,常見的竹子有孟宗竹、桂竹、麻竹、刺竹、綠竹、長枝竹等6種。
竹子除了經濟上的價值,在民生生活上同樣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舉凡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都跟竹子有密切關係,此外,以竹類為核心所衍生的歷史性、文化性與藝術性意義,更值得大家去重視。
以飲食方面為例,很多人都吃過竹筍,無論鮮食、醬筍、筍乾或涼拌,都很美味又營養,然而,竹筍除了供作一般食用,還具有療效,如綠竹筍性清涼,可當「清熱」食療。竹葉與竹根也同樣具有醫療的功能,如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苦竹葉,治不睡、止消渴、解酒毒、除煩熱、發汗、療中風。」﹔竹根方面,李時珍提出甘竹根「煮汁服,安胎止產後煩熱。」。竹瀝,也是有名的中藥,將鮮竹放在火上烤兩端,滴出的水就是竹瀝,中醫認為可以治中風、不語、驚狂等症。
台灣傳統上用竹當材料做成的飲食器具種類很多,除了大家熟知的竹筒飯,還包括蒸籠、碗籃、飯罩、吊籃、漏杓、竹捲簾、竹筷子、飯匙、竹牙籤、火管、竹杯、竹碗、烘爐扇、筷籠、鍋刷等。現代生活中常見到竹筷子與牙籤,但其他的器具已經很少見到了,例如從前阿嬤時代用來蒸菜頭粿和發糕的的蒸籠,或在爐灶前幫忙吹氣生火的火管等,都是叫人懷念的古早鄉土味。
由於山坡地的開發,竹資源相對地減少許多,加上近來環保意識的高漲,以前蓬勃發展的竹產業規模逐漸縮小,目前以竹筷製作、竹劍製作及造紙廠為主。其中較特殊的竹劍,是搭配日本劍道使用的體育器材,主要以桂竹為材料;竹劍的機械生產需要龐大的資金投資,卻不能完全依賴機械,過程中尚須高度的手工技術,例如竹條的矯直及修削成型等,才能製作出品質符合標準的竹劍。非常特殊的是,竹劍如非使用台灣的桂竹就難以符合標準。台灣廠商在台灣工資上揚時,紛紛前往大陸設廠,使用大陸竹材作為竹劍材料,卻都無法通過檢驗標準。
從前連玩樂也與竹子脫不了關係,例如竹蜻蜓、竹水槍、風箏、竹葉船等等,都是用竹子製作出來的童玩。雖然我們現在的物資充裕,生活型態也越來越複雜,竹子依然沒有被淘汰,反而朝向環保、科技及美學的方向發展了。例如將成熟的竹材經過無氧碳化後的竹炭,含有鈣、鎂、鐵、鉀、錳、磷等天然礦物質,具有淨水、除臭、防潮,並平衡環境中的陽離子等功能,目前日本跟台灣都在積極研究及發展。
為了加強推動國內兒童的鄉土生態教育,並增進學童對竹子的認識,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於今(91)年3月製作並出版一份以「竹類植物」為主題的多媒體光碟,藉由豐富的圖文及旁白說明,提供一正確而妥善的管道去認識竹類植物。全片採取互動式操作的方式,不只增添了兒童的學習意願,也讓大家得以進一步溫故知竹、賞竹、玩竹。
如果想知道更詳細的相關資料,請參考下列網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南投縣竹藝學會。
本文摘自鄉間小路2002年7月號,由豐年社提供
>看詳細鄉間小路介紹
>快加入鄉間小路Facebook粉絲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應網站團隊人力調整,即日起關閉部落格留言功能,懇請見諒;為顯示過往留言資訊,您仍可見到留言框,但您的留言將無法發布。
若對本公司代理或銷售的肥料、種子商品有疑問,歡迎透過 iGarden 網路商店選單的「聯絡我們」功能與我們聯繫。
如有栽培相關問題,可直接搜尋本部落格找答案!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