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收現場,當屏東檳榔遇上西洋可可


種植兩三年便能採收結實累累的可可果實。

第一個往往最艱辛,因為必須獨自摸索,
第一個也是最精彩的,因為選擇沒人走過的路,風景格外優美,
屏東的可可故事,一個打造有如東方瑞士巧克力的起點。

撰文、攝影:陳玫翌

剖開果莢後,裡面約有20~50顆不等的可可果實。

客家庄那位浪漫男子 異鄉遊子銜回千年火花

從巧克力認識一如豔陽般積極的林碧山,離家卅載,回國後的他一心想為家鄉創造更多火花,他的人生下半場與巧克力邂逅,這趟旅程也揭開臺灣巧克力傳奇的第一頁。

指甲縫裡藏著泥,是農民與土地血脈相連的印記,原本住在美國洛杉磯的林碧山,為了照顧年邁雙親回到故土,用雙手翻攪出更多可能,讓人們一提到屏東萬巒,除了想到萬巒豬腳外,還有一項浪漫產業──可可。

臺灣農業佔 GDP(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很低,總是最常被犧牲的產業,農民也站在國際化的十字路口上躊躇著;回國後的林碧山,看到鄉親們胼手胝足,依然在這片黃土艱鉅的接受挑戰;於是,他萌起一念,在認同腳下這塊土地的當下,為傳統檳榔產業另闢一條專屬在地特色的農業出路是勢在必行之事。

日落西山的檳榔產業在屏東縣佔了1萬5,000公頃之廣,「到底我該種什麼?該如何提高經濟效益?」對屏東農業懷著強烈使命感的林碧山款款道出當年他不斷反覆思維的事。

曬乾後的可可豆必需經由人工篩選,這樣才能保持每一批可可豆的良好品質。

檳榔樹庇護,提供小可可成長

就地形地貌的不同,著手研究試種適合臺灣南部氣候生長、且富有經濟效益的各種可可樹品種;他發現可可樹種苗在幼苗成長時期,需要在半遮蔭的環境下才能健康快速地成長,而檳榔樹剛好提供可可樹種苗成長時最佳的庇護場所。

當自己投入栽種後,家鄉農友們開始觀望,那是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態,因此,他鼓勵農友們先在檳榔樹欉間種植可可幼苗,充分利用原有的農地而不影響檳榔收成,用時間堆積種植可可的信心,慢慢的發展出一套新的農業經濟模式,因而踏出了檳榔樹苗轉型的第一步。

林碧山說,可可樹在屏東平原的氣候條件下,以「實生苗」(用種子播種、發芽而成的苗)開始栽種,經過修剪和用心培植管理,2、3年後便能開花結果,而成長至5年時便是結果的高峰期。他堅定相信屆時檳榔樹會慢慢被取代,更相信現階段看似步步艱辛,其實都在累積正面的能量。

林碧山操控著可可豆乾燥機,可取代人工日曬法的便利。

休閒旅遊趨勢,從種植到開農場

林碧山以回歸自然的方式種植可可樹,舉凡栽種密度分析、病蟲防治等技術由高雄農改場協助專業指導,他樂當土地志工,用木醋液稀釋後來殺菌,回歸原始無農藥的病蟲防治法,達到257種無農藥殘留的檢測標準,讓土地得以健康養息。

從可可幼苗栽種、開花、結果到可可豆發酵、曬乾、烘焙、脫殼、碾碎、研磨、精粹、成型,越來越多民眾慕名而來、體驗可可的採果與巧克力製作,因此林碧山也著手規劃休閒農場,讓民眾觸手可及,進而對臺灣的可可種植產生認同。

(更多台灣可可栽培故事詳見2015《鄉間小路》3月號)




本文摘自鄉間小路2015年3月號,由豐年社提供
>看詳細鄉間小路介紹
>快加入鄉間小路Facebook粉絲團
iGarden 花寶愛花園 iGarden Editor

華文園藝第一站!用心愛植物,就在 iGarden 花寶愛花園,精選進口花卉植物種子品種推薦,達人給您專業種花栽培建議。從 2000 年開始,我們持續耕耘園藝內容,累積豐富的資訊,想進一步了解本園藝部落格的故事嗎?就看-「iGarden園藝文摘Plus」單元簡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應網站團隊人力調整,即日起關閉部落格留言功能,懇請見諒;為顯示過往留言資訊,您仍可見到留言框,但您的留言將無法發布。

若對本公司代理或銷售的肥料、種子商品有疑問,歡迎透過 iGarden 網路商店選單的「聯絡我們」功能與我們聯繫。

如有栽培相關問題,可直接搜尋本部落格找答案!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