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台和園藝/王琡華
在台灣北部,風鈴木並不如南部那般常見,第一次見到他們是在屏鵝公路的竹田段上,二側夾道的風鈴木正值花期,一朵朵的粉色花球結滿了整棵樹,有如明信片上般的風景,雖已事隔十年,那美不勝收的粉紅色迷霧,卻一丁點都沒有褪色的深深烙印在我的記憶中。
風鈴木為紫葳科落葉喬木,株高約 4-5 公尺,性喜生長於高溫,陽光充足之地,因此栽培在中南部地區的風鈴木生長狀況一般而言較北部好,相對的在開花數上也較壯觀,其葉子為掌狀複葉,小葉五枚具鋸齒緣,花朵為粉桃色鐘型花,開花時滿樹繁花,讓人驚艷萬分!
風鈴木的學名原為 Tabebuia impetiginosa,而後分類學上因為新的研究論點出現而將 Tabebuia屬分為 Handroanthus、Roseodendron、Tabebuia,因此風鈴木便更名為 Handroanthus impetiginosus,這種事在分類界隨時會發生,但那又何妨呢?無論哪天又因為什麼樣的論點改了名,屹立的風鈴木依然是風鈴木模樣,不會因為名字而作任何的改變!
風鈴木樹木簡介小檔案
學名:Handroanthus impetiginosus科名:紫葳科
英名:Pink Trumpet Tree
別名:喇叭樹
原產:中南美洲
用途:觀賞、行道樹
葉:對生;掌狀複葉,小葉五枚;鋸齒緣
花:粉桃色;漏斗狀;頂生;總狀花序
果:蒴果;種子具翅
賞花季節:12月至3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喜歡我們的主題嗎?留言給我們鼓勵與建議吧,也歡迎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專頁,與花友交流~
栽培種花有問題?歡迎到 iGarden花寶愛花園本站 向園藝達人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