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嘉義民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嘉義民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嘉義民雄鳳梨(下)


作者 採訪‧攝影 / 林裕森

本文前接:嘉義民雄鳳梨(上),文中介紹嘉義民雄的鳳梨種植歷史及鳳梨育種品種。


牛奶鳳梨獨步全國

牛奶鳳梨在民國60年代即自夏威夷引進台灣種植,香味奇特,因果肉呈現如牛奶般的乳白色而被稱為牛奶鳳梨,和一般以牛奶施肥的而得名的牛奶芭樂或牛奶橘子不同,是鳳梨品種的名稱。

牛奶鳳梨在全國主要鳳梨產地都已經試種過了,但是成果不是很好,並沒有受到太多的注意。民雄鄉的牛奶鳳梨卻有相當優異的表現,種植的面積更是全國之冠,以松山村種植最多。長得特別高大的牛奶鳳梨,葉片特別長,果實也碩大,呈灰黑到暗土黃色,果肉纖維細,質地較一般鳳梨鬆軟,甜度很高,而且有相當獨特的濃郁香氣,其實是一個品質相當好的品種。

不過牛奶鳳梨因為有品種變異的問題,讓一般買到的牛奶鳳梨苗常常出現高比例的劣果。松山村的產銷班長吳滄松認為,他們村內可以種植這麼多的牛奶鳳梨,除了自然條件適合,更因為他們自行經過選種,僅挑選生長良好的植株的芽苗進行栽種,讓劣果率降至最低。


牛奶鳳梨生長的時間比其他品種長,要1年10個月才能採收,比其他品種多出半年。另外為了防曬,還必須搭隧道式的黑網遮陽,加上產量不高,比金鑽鳳梨要多支出一倍的生產成本,所以價格也比一般鳳梨來得高,每公斤批發價格甚至可達60-70元。牛奶鳳梨現在雖然已經是民雄鳳梨的招牌品種,但是吳班長記得剛推廣種植的時候,因為果肉顏色太白,被誤認為是還沒有成熟就採收的鳳梨,曾出現過在拍賣市場賣不出去的窘狀。

在民雄鄉,牛奶鳳梨的產季比金鑽晚3個月,6月才上市,產期一直延續到9月底10月初,最盛產的季節則是7-8月,沒有品嚐過的人,今年要把握機會喔!


鼓聲肉聲行家門道鼓

在挑選鳳梨的時候,通常分成水份較多、果肉顏色金黃鮮艷的肉聲果,以及水份較少、顏色偏淡乳黃色的鼓聲果。特別是過去主要以開英種為主的時代,鼓聲果和肉聲果的差異相當大,因為台灣傳統喜愛肉聲果,被認為比較熟甜,也比較好吃,價格也賣得比較高。

分辨的方法通常用手指輕彈鳳梨表面,依照聲音來辨識。不過為了更精確地區分,民雄鄉曾經採用音波來挑選,稱為音波鳳梨,曾引起市場的注目。不過由於現在民雄鄉種植的新品種鳳梨,鼓聲和肉聲的差異並不像開英種那麼顯著,市場價格也不致因此而有所差別,所以也不再需要以音波進行分級了。

現在民雄鄉的鳳梨主要依照大小來分,通常越大的價格越好。不過好吃的鳳梨卻並不一定要大,例如台農17號鳳梨一個3-4斤重的反而比較好吃。尤其是第二次生產的「二冬仔」鳳梨,果型雖然比較小,但是味道更甜美,纖維也更軟細,而且果柄小,可食的果肉更多。

過去台灣的鳳梨採三年兩收的方式,第二次生產的鳳梨產量大約僅有第一次的七成,果型也比較小。為了方便管理,近年來為了管理方便,大都改成第一次生產採收後就挖掉重種的方式,所以可口的二冬鳳梨變得比較少見了。

除了各產銷班推出的民雄鳳梨外,民雄鄉農會已申請通過品牌鳳梨「酩雄香」,必須是經過精選、品質特優的民雄鳳梨才能掛上這樣的品牌銷售。其中以民雄鄉特產的「銘雄香牛奶鳳梨」最為珍貴。


紅土地上的鳳梨村

民雄鄉內的鳳梨園幾乎全部集中在鄉內東邊與大林鎮及竹崎鄉相鄰的4個村庄。這4個南北相連的鳳梨村由北往南分別是:東興、三興、松山和大崎。這個區域剛好位在嘉南平原東緣與丘陵區相接的「淺山區」,這些淺淺矮矮的山坡或是台地,海拔最高點也僅有162公尺。土壤結構以礫石混合排水好,但含水性佳的紅土為主,非常適合種植鳳梨。黃添益班長說,這邊種的鳳梨比平原區的鳳梨來得甜美,香氣也比較濃,但也許果型會小一點,但是好吃許多。

在這四個鳳梨村中,大崎和東興地形比較多變,山地也較多,鳳梨園比較分散。而三興和松山的鳳梨園最為密集,面積也最大,廣闊的台地上鋪蓋著排水好又含水的紅土地,鳳梨園連綿相接,幾乎所有的耕地全部種植鳳梨。

三興村因為由專精於鳳梨種植與管理技術的陳憲興班長帶領,是全國鳳梨產銷班的楷模,陳班長特別專長於各品種鳳梨與環境的適應,以及在各季節的不同表現,三興所生產的鳳梨因為品質特優,在批發市場上可賣出相當好的價格。

民雄的牛奶鳳梨主要集中在松山村內,這裡種有約105公頃,已經超過全國一半以上的面積,在松山村內,有高達八成的鳳梨園都是種植牛奶鳳梨,已經成為民雄鳳梨最大的特色之一。

本文前接:嘉義民雄鳳梨(上),文中介紹嘉義民雄的鳳梨種植歷史及鳳梨育種品種。



本文摘自鄉間小路2004年5月號,由豐年社提供
>看詳細鄉間小路介紹
>快加入鄉間小路Facebook粉絲團

嘉義民雄鳳梨(上)


作者 採訪‧攝影 / 林裕森

鳳梨是台灣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從17世紀中自中國引進以來,歷經300多年的種植歷史,現在從最南邊的屏東一路種到南投和彰化交界的八卦山上,有著廣達一萬多公頃的鳳梨園,其中台南關廟、高雄大樹、嘉義民雄以及南投名間等全國聞名的產區,各自有擅長的品種和獨特的風味。由於位處亞熱帶,台灣的鳳梨除了甜蜜,還有迷人的酸味,而且比熱帶地區有著更濃郁的香氣。位在北回歸線以北的嘉義民雄鄉,有廣達上千公頃的鳳梨園,是嘉義縣內最重要的鳳梨鄉,所出產的鳳梨表現了酸甜均衡的珍貴風味,緩慢地生長,保留住迷人的濃濃鳳梨香。


由於鄰近台灣鳳梨研究的重鎮-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民雄鄉藉地利之便,試種了許多新的品種,也有更多的機會去實驗最新的鳳梨栽培技術,例如現在風行全國的金鑽鳳梨,或是鳳梨果農普遍採用的一年一作的管理方式,都是最早在民雄鄉開始試種。特殊的環境,優異的品種,相適的栽培技術,以及合理的田間管理,造就了民雄鄉成為台灣鳳梨的示範鄉鎮。


鳳梨育種的大本營

台灣鳳梨的種類繁多,除了自國外引進的品種之外,也有許多台灣本地自行培育出來的新品種,各有獨特的風味和相適的產區和季節,讓台灣鳳梨的滋味更是多變。

近百年前,日本人自夏威夷引進開英種到台灣種植,一直到民國74年間都是台灣種植最普遍的品種,在極盛期,島上每年生產高達4億5千萬公斤的鳳梨,當時主要用來製造外銷用的鳳梨罐頭。在日據時期也曾先後培養出釋迦鳳梨(4號)和蘋果鳳梨(6號)等新品種,之後還有香水鳳梨(11號)的出現。從民國64年開始,嘉義農試所開始致力於新品種鳳梨的研究,因應製罐市場的式微,新的品種特別著重在鮮食鳳梨的市場,除了好吃,還要讓產季可以延長。


已過世的台灣鳳梨育種權威—嘉義農試所副研究員張清勤,曾投入20餘年採集80萬顆不同組合的雜交種子,栽培31萬株實生苗,逐步選出優異的新種。試種成功經過命名的有:

民國83年的台農13號,因為酸味低又特別甜,被稱為「甘蔗鳳梨」,也因為甜度夠,冬季也能生產,又稱為「冬蜜」,首度讓台灣的鳳梨可以四季皆能生產。

隔年又育成台農16號,不僅纖維細而且酸度和甜味都特別高,又稱為「甜蜜蜜鳳梨」。

86年又推出最為成功,稱為「金鑽鳳梨」的台農17號。

然後在民國89年和90年又接連推出台農18號「金桂花鳳梨」以及台農19號「蜜寶」。

除此之外,還在試種階段的「青龍鳳梨」以及早年自夏威夷引進的「牛奶鳳梨」等等,種類相當多元。


民雄鄉就位在嘉義縣內,因為地利之便,實際加入了農試所試種的計畫,尤其是鄉內種植最多鳳梨的三興村,許多鳳梨果農因為擁有第一手的鳳梨品種,除了生產鳳梨外,遇到新推出的品種時也生產鳳梨種苗給外地的鳳梨果農。例如目前種植面積超過全台五成以上的金鑽鳳梨,就是最早在三興村內試種。也因此,民雄鄉內的鳳梨品種更新得特別的快速,傳統的開英種幾乎已經全部消失殆盡。

金鑽鳳梨市場新貴

民雄鄉農會推廣股張榮宏股長指出,自89年起民雄鄉內1000公頃的鳳梨園中,近80%都改種台農17號金鑽鳳梨了。另外還種植了上百公頃的牛奶鳳梨,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廣的鄉鎮。至於其餘的品種如蜜寶、甘蔗、金桂花、青龍等都屬小面積的零星種植。


三興村鳳梨產銷班長陳憲星是民雄鄉內最專精於鳳梨栽培技術的果農之一,他種過的鳳梨品種無數,但台農17號是他認為最具市場價值的品種,他指出,金鑽鳳梨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成為市場主流,是因為集諸多優點於一身,讓果農、果販和消費者都很滿意。產量高,可以提高果農的收益;採收後相當耐放,可以延長販售的時間,果販不需降價求售;入口酸甜適中,皮薄果肉多,而且纖維柔軟細緻,還帶一點脆爽的口感,相當可口,很受消費者喜愛。

大崎村鳳梨產銷班的黃添益班長共種植了14公頃的鳳梨,幾乎都是金鑽。他說,民雄的金鑽鳳梨3月就開始上市,但是以4-5月最當季,品質也最好,產季其實可以一直延續到8月。一般而言,民雄鄉因為位置偏北,鳳梨的生長季比較長,採收期比屏東晚10天,比台南關廟也要晚1周。

本文未完,繼續閱讀:嘉義民雄鳳梨(下),文中介紹牛奶鳳梨生產、挑選鳳梨要點及民雄鳳梨園。



本文摘自鄉間小路2004年5月號,由豐年社提供
>看詳細鄉間小路介紹
>快加入鄉間小路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