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植物-石蓮花



作者 文 / 吳展才 圖 / 陳增蔚 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

石蓮花為原產於墨西哥之多肉植物,因狀似蓮花,不管在古今中外都被視為具有靈性的象徵,據說遇上環境中不順的氣場或喪氣,就會枯萎。在中國,由於和蓮臺佛座相似,故又有人稱之為觀音草、神明草等。

中古時期的歐洲國家,視石蓮花為高貴吉祥物。當時的歐洲皇室,命令所有的百姓家中的屋頂種植石蓮花,以防止惡靈和閃電雷擊襲擊。因在古英語 “leek” 字義為植物,又因為當時歐洲央格魯薩克森 (Anglo-Saxon) 皇帝的命令,所以石蓮花才稱作 “houseleek”,即 “屋子的植物”。

在園藝用途上,因為品種多為淡綠色且帶紫暈,表面有白色粉末,加上肉質飽滿,外形可愛,因此是很受歡迎的觀賞植物。極易培養,以扦插的方式,在濕度高的環境下即能成活,葉片又耐乾旱等特性,深受市場歡迎。

在台灣分佈在 500公尺以下低海拔,中南部有大規模的栽培。除作觀葉植物用,石蓮花新興保健醫療作用正逐漸被發掘。肉質部份富含膳食纖維與鹼性物質,可幫助消化、中和酸性、利尿、降壓、解毒保肝、消腫止痛。特別是在山野地區如遭蚊蟲叮咬,以石蓮花葉片塗抹傷口,即收鎮痛、止癢之效。

原住民採石蓮花作鮮食,葉片經冰涼後涼拌梅子粉、果糖或蜂蜜等,口感飽實豐厚,有別於一般蔬果沙拉,是道地的原住民料理。

石蓮花植物簡介

中名: 石蓮花
俗名: 風車草、神明草、石蓮、蓮座草
學名: Gratopetalum paraguayense (NE. Br.) E. Walther
英名: Houseleek
科別: 景天科 Crassulaceae
分布: 台灣中南部
生態 / 性狀: 分布在500公尺以下低海拔。為多年生多肉植物。葉片肥厚灰綠
色,花梗自葉腋中抽出,呈穗花序,花冠橙色,前端黃色。
食用部位: 全株
功效: 有利尿、降壓、解毒保肝、消腫止痛之效。
使用原住民: 鄒族、布農族、阿美族




本文摘自鄉間小路2005年6月號,由豐年社提供
>看詳細鄉間小路介紹
>快加入鄉間小路Facebook粉絲團
園藝文摘編輯部 iGarden Editor

華文園藝第一站!用心愛植物,就在 iGarden 花寶愛花園,精選進口花卉植物種子品種推薦,達人給您專業種花栽培建議。從 2000 年開始,我們持續耕耘園藝內容,累積豐富的資訊,想進一步了解本園藝部落格的故事嗎?就看-「iGarden園藝文摘Plus」單元簡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應網站團隊人力調整,即日起關閉部落格留言功能,懇請見諒;為顯示過往留言資訊,您仍可見到留言框,但您的留言將無法發布。

若對本公司代理或銷售的肥料、種子商品有疑問,歡迎透過 iGarden 網路商店選單的「聯絡我們」功能與我們聯繫。

如有栽培相關問題,可直接搜尋本部落格找答案!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