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優勢的美濃地產─野蓮



作者 文圖 / 張正揚 高雄縣旗美社大副主任

即使人類進入農業社會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從野生植物中發現食物,進一步馴化為人工栽培作物的歷史仍然持續在上演著。目前在美濃就有很好的例子,美濃野蓮。


新興蔬菜

野蓮的學名為龍骨瓣莕菜,原為美濃中圳埤(即「中正湖」)的野生植物。民國70年之前,大量生長於清澈的湖水中,當時就有地方居民,以野蓮的假長莖做為菜餚食用。但是在70年之後,因湖水優養化導致湖中布袋蓮大量生長,加以福壽螺肆虐,湖中污染日益嚴重,威脅到野蓮的生長,漸趨消失。彼時地方上有一位居民鍾華振,嘗試將野蓮移入池塘中種植,獲得成功。

70年代後,台灣社會日益富裕,觀光等休閒事業快速發展,美濃以「客家文化原鄉」 之名,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各種旅遊事業蓬勃發展,面帕粄(即「粄條」)店和餐廳成立如同雨後春筍,由於野蓮原先只見於美濃,具有獨特口感與嚼勁,和此股趨勢一拍即合,一躍而成為餐桌上的美濃特產。如今,野蓮幾乎成為外地遊客至美濃用餐必點之菜餚。需求帶動供應,在水稻等傳統農作,價格不振,收益難以餬口之際,吸引大量農民投入,以專業栽培方式種植野蓮。


植物特性

目前美濃的野蓮種植面積大約有50甲,原先集中於中圳埤附件,後來往鄰近之竹頭角方向發展,是美濃目前主要生產區。另外,南隆地區的種植面積亦在增加中。

野蓮為一種全年生,根著於泥地的水生植物,其生長高度可達2 - 3公尺,視湖水深度而定,我們所食用之野蓮部位為假莖(葉柄)。野蓮是一種很容易繁殖的植物,成熟後的野蓮會開花,並在葉子下方的葉柄處發芽,然後可持續生長。

除此之外,野蓮的根部與葉子,只要著於濕潤的泥地,均可輕易地生長。目前有兩種繁殖方式,一種是將葉子直接灑在濕潤的泥地上,另一種則是取下發芽的葉柄數公分,以類似蒔禾(即「插秧」)方式插入濕潤的泥地,間隔也如秧苗,為求保險,一般會在同一位置蒔下兩三根苗。之後,隨時間注入水,增加湖水高度,野蓮即會隨著水深而生長,心形的葉子會浮出水面。


為了讓野蓮發育得更好,通常在蒔下野蓮苗之前,都會在泥地上施肥。隨著時間生長,一株野蓮通常可以長出10到20條野蓮假莖,每條直徑約0.3公分。野蓮成熟時,在假莖節處會抽出花苞,挺出水面數公分。開花期間,自水面望去,葉綠海中帶著斑斑白色花點,自成一幅景觀。

野蓮生長期受氣候影響甚大,夏天氣溫高時,大約2個月即可採收,冬季氣溫低,卻要3個月,一畝池塘一年可以採收4 – 5次。

家住美濃鎮竹頭背的黃弘火丁,因為姊夫鍾華振即為首位將野蓮以人工方式栽培的美濃居民,目前仍在持續種植,4年前因緣際會也開始投入野蓮種植,目前種植面積超過一甲,算是小有規模。問起這段轉行的過程,黃弘火丁饒有興味地娓娓道來,「我本來在跑車,開大卡車,一天十幾個小時都在外面。後來孫女出生了,要幫忙照顧,而且年紀也大,不太能承受跑車的勞累。跑車有時候臨時接到通知,就要在很短的時間將貨送達預定地點,壓力大,很容易出差錯。我看野蓮的生長沒有季節性,而且到目前為止,也只有看到美濃在種植,有它的地方獨特性,是一種值得投入生產的作物。」黃弘火丁邊說邊笑,看不太出來已經當上爺爺。


栽培瓶頸

台灣夏季高溫多雨,蔬菜供應量不足,由於野蓮可以全年供應,在消費市場中,逐漸受到矚目。加之健康意識抬頭,在美濃有機米開始發展的時刻,自然地,「有機野蓮」成為一種想像。為此,我請教了黃弘火丁先生用藥的情況,黃先生坦言:「野蓮生長的養分幾乎都來自葉子,因此,如何讓葉子不受到傷害,成為野蓮栽培最要緊的工作。偏偏有一種蟲,專門吃野蓮。在生長期間,一般我們會施用兩次的驅蟲劑,第二次至少在採收15天前,有時候只要一次就夠了。這藥是低毒性的,不然我們的人下去採收,一整天浸泡在水裏怎麼辦?完全不用藥也不是不可以,但產量會很差。」

一旁一同來訪,在大樹從事有機蔬果栽培十幾年的張先生問到,「有沒有可能養魚,利用生物來防治呢?」

「我們在池裡也有養魚啊,但是沒有想到有哪一種魚可以吃蟲。」黃先生指著他連著的6畝野蓮池,順便談起他的一些管理原則,「在收成後會讓田地曝曬幾天,有消毒作用。其實,種比較不是問題,賣的問題比較大,通常我都是接到訂單後盡快採收,趕緊出貨。採收野蓮時,由於池塘底的泥土受到擾動,若收成的時間拉長,會使得泥土附著在假莖上,很難清洗。因此,野蓮成熟時,我們都盡量在在7 - 10天內採收完畢,因此,一塊栽培區的面積都在一分以下,避免產量過大採收不及。」


採收辛苦

比起其他蔬菜,生長在水裡的野蓮,採收過程格外艱辛。採蓮是一件吃重的工作,採蓮者要有極好的體力,並且耐得住酷熱和嚴寒。一般野蓮池的深度為150公分,採收時要先放水,將水位降到大約手臂長度的位置;採收時,手伸直搆到假莖底下的根部處,只留一張臉孔探在水面上,自根部整株拔起,然後交給一旁的同伴,進行摘除葉子,以及初步清理和挑選的工作,然後紮成一束束,帶回家中進行細部整理。

採蓮者一般均會穿上潛水衣或是防水衣,有些採蓮者,臉上則包覆洋巾和帽子,只露出一雙眼睛。在酷熱難當的夏季,即使在水田中工作,一連好幾個小時暴露在炙熱陽光下,任何人都吃不消,所以一般會撐起大傘防曬;冬天低溫的季節,尤其是寒流來襲時,則必須咬緊牙根忍耐著,尤其潛水衣會透水,僅有保溫作用。採收耗力費時,黃弘火丁尚未娶妻的兒子身高超過180,身高和體力的優勢,使得他成為父親的好幫手。一位熟練的採收者,一天可以採收150斤左右,一分地一季的產量則在1,000斤上下。
盤回家中的野蓮,再由專人,坐在水深及膝的水槽裡,清洗並進行細部整理。腐爛的莖葉,還有雜物,均須一一剔除。這是一項繁雜的工作,在黃弘火丁的家中,我們見到一位來自柬埔寨的外籍配偶,正在俐落地挑揀,她一個小時可以挑20斤,算是箇中好手。出貨量大時,得僱請幾名外配,同時挑檢。自水槽中挑檢起來的野蓮,就準備分裝出貨。分裝的單位依需求而定,一般是5兩或半斤一包,餐廳的包裝則論斤計,不一而足。

此項工作,並不粗重,卻頗費時,在以往的農村裡,這類的工作,若家中有健康的老人,常可見老人參與。老人們似乎也有一種信念,只要還有能力,就應該有所貢獻,不能閒著。在黃弘火丁的家裡,我們就看到黃弘火丁高齡70多歲的母親,正在專注地自整把整把的野蓮中挑出瑕疵,老人彷彿因為參與工作而年輕,時間停格在老人專注的臉上。


另類思考

許多對於農業改革的意見,都遵循了「以機械代替人力,降低成本」的邏輯。誠然,一定程度的機械化,確實降低了單位面積的生產成本,然而,若農事中大部分的勞動皆由機械取代時,那麼住在農村的人要從事什麼呢?到城市就業嗎?尤其是,當留滯在農村的人口,大部分都是老幼年紀,獨獨少了中間的青壯輩時。繼續推論下去,當居住於農村的居民,和當地的農業生產並沒有太多關連時,存在於農村的豐富文化,如何維繫與傳承?


小時候,村子裡的小孩和老人比之現在,要多很多,農事和家務勞動的項目與數量,也較現在多很多。這些勞動的內容,有專業程度高,需要極大的氣力和技巧的;但也有技術程度低,並不需要太大力氣的,這些難度不高又不可或缺的項目,往往成為孩子和老人最好的參與機會。

在讀國中之前,我的童年充滿了參與農事和家務勞動的經驗。例如那時洗澡水,甚至蒸煮的爐灶,幾乎都是燒材薪,材薪絕少用砍伐的,大部分都是孩子上山去撿拾。在山上活動,有一定的挑戰性,毒蛇出沒,山路不通;因此,大部分孩子們上山的活動,都是成群結隊進入山裡面,孩子們往往透過這樣的方式認識山林,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爐灶起火,現在有「火種」,以往依恃的卻是一種將枯枝枯葉摶成的「草結」,「摶草結」並不是一項困難,卻是一項不得不的工作,家裡的老人,只要還有活動的能力,通常就會利用閒暇的時刻,靜靜地「摶草結」。在豆類和稻穀收成機械化之前,也有很多老幼人力可以發揮的工作,例如採摘豆莢,撿拾稻穗。在老一輩的心中,有勞動能力卻棄而不用,就像是一種罪惡。

如今,野蓮採收看似費力費工。然而,換個角度來說,若這些費力費工的工作是機械所無法取代的,意味在村子裡,必須有一定的人力網絡基礎來支持此項產業。從消極面來說,免於為機械取代;從積極面來說,創造了地方的就業機會。

在地觀點

野蓮事業在美濃的發展,凸顯了此項作物的季節與地方優勢,但同時也有幾個面向值得吾人深思。
(一)若無當初鍾華振的移栽,野蓮也許因為污染以及外來物種入侵而消失。回到問題的根源,我們能否讓中圳埤湖水回覆當年清澈,野蓮復生於湖中?
(二)以消費情況而論,野蓮正逐漸成為一道可以代表美濃的地方菜,然而,野蓮和美濃,在文化和社會等層面的的實質關連,似乎還等待我們去述說。
(三)有機野蓮是許多消費者的期待,未來,生產者如何組織相關農政和農業技術單位,研發出有機野蓮的生產流程,應當成為一個目標。
(四)野蓮採收,需要大量人力一事,可以正面看待,看成是一種不易被取代或複製的地方優勢。

[鄉間小路]介紹
園藝文摘編輯部 iGarden Editor

華文園藝第一站!用心愛植物,就在 iGarden 花寶愛花園,精選進口花卉植物種子品種推薦,達人給您專業種花栽培建議。從 2000 年開始,我們持續耕耘園藝內容,累積豐富的資訊,想進一步了解本園藝部落格的故事嗎?就看-「iGarden園藝文摘Plus」單元簡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應網站團隊人力調整,即日起關閉部落格留言功能,懇請見諒;為顯示過往留言資訊,您仍可見到留言框,但您的留言將無法發布。

若對本公司代理或銷售的肥料、種子商品有疑問,歡迎透過 iGarden 網路商店選單的「聯絡我們」功能與我們聯繫。

如有栽培相關問題,可直接搜尋本部落格找答案!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