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草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草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愛花精選:種幾盆「野草莓」,細嚐濃縮於指尖的好滋味


若你曾想自己種草莓來吃,卻因聽聞難度太高而打退堂鼓,那不妨來嘗試種「野草莓」吧!

就我們的栽種經驗觀察,野草莓的耐熱性比一般草莓好,栽培上也較少病蟲害。雖然果實小,但香氣特別濃郁,就像是把精華都濃縮在指節般大小的果實裡。

野草莓(品種:紅果黃果

園丁曾在 2017 年 11 月播種野草莓(品種:紅果、黃果),而在 2018 年 3 月開始就有果實可採收。一口咬下,那香甜美妙的滋味真讓人忘不了。

更棒的是野草莓比一般草莓耐熱,春天採收完後能順利渡夏,同一株植株到了秋冬又能再次結滿果實。如此優良的品種,園丁迫不及待想向你分享。

頂樓花園野草莓栽培紀錄

【11-12 月】秋冬播種、育苗

野草莓播種一週後發芽(左:野草莓 紅果 / 右:野草莓 黃果
[2017年11月17日] 園丁種在頂樓花園的 野草莓 紅果野草莓 黃果 都在播種後一週順利發芽了。

播種後 3 週的 野草莓 黃果
[2017年11月30日] 播種後 3 週,野草莓已經長出掌狀本葉。

漸漸長大的野草莓小苗。
[2017年12月22日] 把原本擁擠的苗株再各別假植於 3 吋盆中,可以看到野草莓一點一滴地長大。

【1-2 月】植株生長期

野草莓長至這個大小,就可以準備定植了!
[2018年1月3日] 苗株已長至容易移植操作的大小,再過幾天準備定植到大盆囉!

剛定植在長型花槽的野草莓。
[2018年1月18日] 播種後 3 個月,將野草莓分別定植在長花槽以及吊盆中。

定植在吊盆的野草莓,葉子已覆滿盆面。
[2018年2月5日] 定植後過兩週,苗株快速成長,吊盆中的野草莓現已長滿盆面了。

【3-4 月】賞花嚐果!春季的美好滋味

野草莓花朵為白色,花謝後果實開始成長。
[2018年3月22日] 到了三月底,野草莓開始開花了!因為花朵跟果實常被葉子擋住,撥開葉子就能發現結實累累的小果實。

✔ 園丁小提醒:草莓植株已長大,怎麼不見花與果?
野草莓植株要長到一定大小才會開始開花,可以稍微翻開一下葉子,有時花莖會藏在茂密的葉叢中。

野草莓的花莖會一邊開花一邊抽長。(拍攝於 20180326)
野草莓潔白可愛的花朵。(拍攝於 2018/03/27)
野草莓 紅果 果實轉紅了!(拍攝於 2018/03/30)
✔ 園丁小提醒:想讓草莓結出果實順利成長,該用什麼肥料?
可以每週一次施用花寶二號,稀釋 1,000-2,000 倍後噴灑植株及澆灌根部。

野草莓 紅果 的果實陸續成熟
[2018年4月3日] 野草莓的果實雖然小,風味卻像是濃縮版的草莓,一入口就滿口生香,吃了還想再吃。

✔ 園丁小提醒:草莓該何時採收?
記得要等果實散發出香氣再採收,此時的甜度跟香氣才達最大值!

野草莓 黃果紅果 散發甜甜果香,代表已經可以採收囉!
野草莓 黃果 因為果實不會轉紅,聞到香氣再採收就不會錯。
[2018年4月5日] 野草莓 黃果 播種到現在 5 個月,已經採收好幾粒果實了!我們會輪流施花寶(一週花寶二號、一週花寶三號),水份也要充足,果實就會飽滿。

野草莓 紅果
野草莓 紅果
野草莓 紅果
野草莓 黃果
[2018年4月17日] 冬季至春季是野草莓的結果季,每天都有很多果實可以收成。

自己種的野草莓,用水沖一下就可以入口。

【5-10 月】野草莓耐熱,順利渡夏且開花不斷

野草莓的花朵整個夏天都不缺席。
[2018年9月11日] 野草莓 紅果 黃果,耐熱性非常好,夏天在全日照的環境下,花朵持續不斷地開,只是天氣太熱時,果實無法成長。期待天氣轉涼後,又有風味獨特的莓果可以收成。

11 月秋冬來臨,再次期盼草莓季!

野草莓幾乎全年都在開花,但是天氣太炎熱時無法結果,最近天氣轉涼,果實又開始結了。
[2018年11月2日] 野草莓的耐熱性很好,能順利渡過夏季;天氣轉涼就開花結果,只是滿盆的雜草與老葉該清除。

拔除老葉及雜草,並適當補土及追加肥料,又可以準備好進入草莓季了。
拔除老葉及雜草後,植株通風性增加,也移除了蝸牛及害蟲躲藏的溫床,並適當的補土及追加好康多肥料,接下來就可以期待草莓季開始了。


延伸閱讀:草莓栽培方法


購買野草莓種子

iGarden 花園賣場所有蔬菜種子草莓種子

野草莓 紅果

野草莓 黃果

向日葵推薦肥料?我家種草莓,可共用施肥嗎?

photo credit: barbarawalsh via flickr cc

我的向日葵最近發芽了,準備從濕化妝棉上移植到土裡面:

Q. 請問有推薦向日葵的肥料嗎?同時也種草莓,可以共用施肥嗎?

A. 向日葵種子大,且發芽成長快速,建議未來播種時,不需使用化妝棉,可以直接播在土裡喔(大部分草花播種,都可參考:<播種趣-五個步驟輕鬆播種>),以減少移植所產生的根系損傷。

施肥的時間點則建議:讓植物先適應新環境,等移植到土中,且綠色葉子展開之後再施

向日葵跟草莓,都可使用好康多一號當作基肥,撒在盆面即可,三個月施用一次。

目前(初夏)並非草莓的生長季,所以可以只施用好康多就好;向日葵夏日開花,除了施用好康多以外,還可每週施用一次花寶二號(稀釋 1,000 倍,澆灌葉子及土面),等花苞出現的花期前,再改用花寶三號,或是全程使用花寶二號也是可以的。

一般而言,居家栽培較適合以盆栽、花槽種植矮性向日葵品種,而有露天環境的朋友,則可考慮於花壇、田地種植高性品種;關於詳細的品種介紹&施肥說明,請見<耐熱草花栽培術:夏日艷陽-向日葵>一文。

延伸閱讀

相關商品-推薦肥料


好康多一號:基肥推薦,三個月一次,撒佈土面即可。

花寶二號:稀釋 1,000 倍,7-10 天施用一次

相關商品-向日葵種子

iGarden 花園賣場 > 花卉種子 > 向日葵




「到大湖採草莓」 春節最夯的踏青活動


作者 鄉間小路
採訪‧攝影 / 徐清銘

大湖鄉原是寂靜落寞的農鄉,
卻因草莓而透露出亮麗的神采。
在農會新穎獨特的行銷手法下,
不僅創造年產值10億元的草莓產業,
「到大湖採草莓」也成為寒冬最夯的全民活動,
單一農產帶動整個鄉鎮的蛻變,
「大湖草莓」是最佳代表。


隆冬12月,青綠的草莓已轉色妝扮就緒,紅艷艷地為蕭瑟的田野染上春意,也為大湖鄉招來洶湧的採果人潮。大湖草莓文化季期間,湧入遊客將近300萬人次,且人潮連年持續上揚,「到大湖採草莓」,儼然已成為寒冬最夯的全民活動,更是「草莓族」的最愛。原本寂靜落寞的山區農鄉,因草莓而亮麗、而青春。一項農產舞動地方的蛻變,證明草莓一族不只徒有美麗的外衣,也可威武扮演火車頭的角色。


農會巧思 成功行銷

草莓陪伴人類甚早,瑞士出土的石器時代遺跡中,已發現野草莓的種子;文藝復興時期,西歐農田已見草莓芳蹤,但在台灣,草莓是新興水果,遲至1934年方引進試種,鮮食草莓在市場廣為露臉,更是晚近20來年的事,但是一登場,就艷驚群芳,不久前的台灣十大經典水果票選,草莓昂然高居榜首。

草莓味道甜美、紅艷亮麗,天生討喜,受歡迎不足為奇,但位居其後的水蜜桃、蓮霧、愛文芒果同樣是俏麗佳人,姿色、風味未必遜色,後生小輩能戴上第一名的桂冠,「大湖採草莓」觀光採果的推波助瀾,草莓得以最親蜜的方式向人們撒嬌,無疑有相當加分作用,而大湖農會的「草莓公主選拔」、「愛情果集團結婚」系列行銷活動年年推陳出新,將酸酸甜甜的草莓與「初戀的滋味」結合,成功連結愛情意象,打動年輕族群的心,更居功匪淺。草莓來台不久即笑傲群芳,得感謝大湖農會的匠心巧思。


大湖鄉草莓栽培面積目前已逾500公頃,占全台八成以上,「草莓王國」地位穩固,但草莓產業走來並非一帆風順,大湖地區農會總幹事黃榮將算來,王國創建過程經歷三道瓶頸,一一突破,才成就現今榮景。

黃榮將指出,大湖草莓產業萌芽於50年代,初期引進的品種為來自美國的「馬歇爾」、日本的「福羽」、「阿利收」等,多半用於製造草莓果醬,鮮食口感並不理想,擴展市場因而受限,後於70年代陸續引入汁多甜美的「春香」、「豐香」,才跨越市場侷限。


觀光採果 產業勃興

接著推展觀光採果,大湖採草莓雖然一炮而紅,但早先國內旅遊風氣尚未鼎盛,草莓產出時節,觀光採果吸納數量有限,市場供需時有落差,農會辦理共同運銷、改善包裝因應,確保農家基本收益,草莓產業得以維持不墬,但也只是「原地踏步」。

直到91年,大湖農會酒莊、草莓文化館建成開鑼,陸續開發數以千計的草莓副產品、紀念品,豐富草莓產業內容,加上農會精采的行銷、推廣,吸引觀光人潮蜂擁而來,大湖草莓至此一飛沖天,栽培面積從200多公頃,一路飛奔,短短幾年之間,倍數成長至目前規模。

近2年來,大湖草莓文化季湧入的遊客人次均接近300萬,黃榮將總幹事說,人潮代表錢潮,草莓一年為大湖鄉創造的直接產值,保守估計達10億元,並帶動週邊休閒產業勃興,餐廳、咖啡店、溫泉會館如雨後春筍冒出,大湖風貌為之一新。草莓是農民的家計支柱,更是大湖產業的主角。


天然環境 得天獨厚

草莓在大湖發光發亮,人為努力外,有其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條件,農會推廣股長胡智郎認為,氣候最是關鍵。大湖地區的全年雨量、降雨時節分布、氣溫變化在在對應草莓所需,因此量高質優。

草莓結果期最懼濕冷多雨,大湖四面環山,東北季風夾帶的寒雨難以長驅直入,97年秋冬少雨,大湖草莓普遍出落得又大又甜,品質超優。此外,山區日夜溫差大,馬拉邦山區一帶甚至可達20℃,有利於草莓夜間休眠、蓄積養分,因此果肉紮實、Q嫩。

大湖草莓栽培一輪大致可開4期花、結4次果,約莫1個月1週期,產期從12月至翌年4月初。草莓來自溫帶,越冷越有勁,1、2期果正當隆冬,莓果碩大飽滿、甜度高,品質最優,正好趕上耶誕、元旦、春節的觀光旺季,以最嬌豔的面貌迎接來客;冬末春初,乍暖還寒、天候變異性大之際,濕暖南風吹來,莓果常早熟轉紅,小果比例高,此時採果旺季接近尾聲,用來釀酒恰恰好,大湖酒莊系列草莓酒品的熱銷,莓農產出不虞出路,確保市場行情不墜。


高架栽培 節水減藥

大湖草莓栽培方式以傳統土耕居多,在露地式的草莓園彎腰曲膝作業,相當辛苦,而且不符人體工學,常年下來,易衍生脊椎變異、長骨刺等毛病,近幾年,有往立體高架設施栽培發展趨勢,高架栽培好處很多,僅可站直身子作業一項,對莓農健康就是一大福音,在精省成本、增加產量方面,更有突破性的表現。

馬拉邦山麓的山頂農場場主范銹龍,是大湖鄉引進高架栽培的先行者之一,該農場草莓園向高架發展後,1分地可種植9千株,而傳統土耕栽培不過約4千多株,差距達1倍,大幅增加土地資源有效利用,而節省水資源又是一項符合環境永續的利多。高架草莓園適合採滴灌控制,1分地灌溉水量僅需500公升,比傳統土耕澆灌節省數十倍用水。


另外,為害草莓的病蟲菌,大多數寄生在土壤中,范銹龍的高架草莓園栽培介質使用椰纖土,病蟲菌多數無法在椰纖土中存活,最顯著的好處是化學藥劑使用量可減至最少,既保護農民本身,也保障消費者的健康。范銹龍是98年神農獎得主,他帶領的大湖鄉果樹產銷第13班,同時榮膺全國十大經典產銷班。

高架草莓園有單層、雙層、三層多種形式,各有其優缺點,越多層單位產量越高,但底層因日照較不足,多少影響品質。
淋漓坪農友吳文偉經營的鴻運草莓園,以單層為主,除一般約腰際的高度,還特地設計一區高過成人的超高架草莓園,吳文偉的想法是,草莓葉株向上生長,果條則是往下,盛果期間,成串垂掛宛若草莓隧道,紅艷艷的草莓就在眼前晃蕩,遊客置身其間,怎能不垂涎,而且紅草莓在頭頂,又有「鴻運當頭」的吉祥寓意,招攬採果遊客十足用心。


工事繁多 莓農忙碌

鳥兒可能不懂所謂「初戀的滋味」,但人類喜歡草莓的甜美,鳥兒當然也愛,鳥害頗讓莓農頭痛,為對付這些不速之客,莓農多半以嚇唬驅趕,園間搬來模特兒站崗,權充進化版稻草人是大湖草莓園一景,或是繫掛閃亮彩帶、會反光的CD片、鷹蛇狀的風箏,但效果其實有限,圍上紗網雖是好辦法,但可能考量成本,河谷開闊地帶草莓密集區,使用並不普遍,高架園區則較多見。儘管還是會有漏網之鳥,吳文偉說,沒辦法,就當成送給鳥兒吃。

草莓栽培工事很多,從8月培育幼苗、整地、開畦,直到產期告一段落,難得有空閒,觀光採果有遊客幫忙採收,假日過後,則得立即整枝梳理,以待下一個假日又有艷紅的草莓款待來客,採果遊客盡興而歸,接下來是莓農最忙碌的時候。雖然天天天忙,吳文偉並不以為苦,草莓的高收益,讓他越忙越有勁,何況比起高接梨得接穗套袋,草莓相對輕鬆,且不必過度負重,說起草莓,吳文偉滿是感恩。

草莓高架栽培好處雖多,唯目前大湖鄉跟進的農友並不多,面積約僅5、6公頃,原因不外乎投資太高,約略估算,單層高架設施,1分地成本近30萬元,雙層設計則需40至50萬,果農難免觀望,不過這應只是暫時的現象,草莓招來人潮,豐富了莓農的生活,高架草莓園便利遊客採果,有十足誘因激勵農民往此發展,而農會也致力推廣,相信再過些時日,大湖草莓栽培又有不同風景。



本文摘自鄉間小路2010年2月號,由豐年社提供
>看詳細鄉間小路介紹
>快加入鄉間小路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