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地的麻吉作物「西瓜」-大肚溪畔,金牌西瓜名號響



作者 文圖 / 春樹

大肚鄉種植西瓜的一頁滄桑史,正是台灣農民總能絕處逢生的最佳寫照。
地處邊陲,又受東北季風侵襲,但農民突破限制、順應天意,
挑選了與河川地最「麻吉」的作物、種出品質一流的西瓜;
如今面對台灣加入WTO的衝擊,瓜農一樣不認輸,
在農會主導下,率風氣之先,研發西瓜加工產品,進軍養生保健與美容保養市場,
連西瓜葉與西瓜藤也研發出泡澡湯包,
雖然先天不良、後天失調,
但瓜農用雙手打造出天時、地利的農業環境。


東北季風沿著出海口,一陣陣吹向大肚溪畔,寬闊的河川地、綿延的山坡地,佔了台中縣大肚鄉絕大部分的面積,雖然位處邊陲的先天限制,但老天爺是公平的,關上這扇窗,總會記得打開另一扇窗,大肚鄉農民懂得在現實中找出路,看似無用武之地的大肚溪河川地,在瓜農辛勤耕作下,種出金牌西瓜,「大肚西瓜」名號響叮噹,河川地就是孕育超甜西瓜的最佳推手。


稻稈站衛兵.巧思護西瓜

大肚溪退潮後,河川地砂土蓄滿豐富的有機質,而受限於河川地作物不得超過50公分高度的限制,植株高度低、生長在地表,需要透水性佳、高養分土壤的西瓜就成了極少數讓河川地可以再利用的經濟作物,兩個一拍即合,大肚溪畔種植西瓜的歷史悠久,30年前,連平原水稻區都被拿來種西瓜。

至於西瓜最怕的東北季風,瓜農們也自有解決之道。將二期稻作收割後的稻稈曬乾後,擷取約20公分高度,沿著瓜田邊緣插滿一整排,既可遮風,又能讓瓜藤纏繞,增加株體抓地力,也不會製造環保問題。稻稈排排站衛兵,護衛著西瓜,農民的巧思與用心,令人激賞。


溪水漲退潮.留下有機質

大肚鄉農會總幹事趙信賓表示,大肚溪畔廣達200公頃的沖積砂質壤土是大肚西瓜最佳的種植地,大自然界巧妙的漲退潮現象,使得溪畔土地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豐富,加上砂土吸熱比土質土壤快,日夜溫差大,有利於西瓜早熟,且地下病蟲害較少,相當適合西瓜栽培。

大肚溪畔生產的西瓜風味佳、糖度高、果肉肥厚多汁,香脆、沙甜,品質獨步全台,雖然西瓜到處都有,但趙信賓信心滿滿地說,只要吃過一次,就會知道大肚西瓜和其他西瓜就是不一樣。

位居亞熱帶的台灣,西瓜是鄉村常見的夏季水果,從東部到西部,到處可見西瓜田的身影,若要尋根究源,台中縣大肚鄉種植西瓜的歷史可追溯自清朝,據農會保留的文獻記載,清嘉慶君遊歷台灣時,當地農民曾獻貢西瓜,連皇帝吃了都讚不絕口,因此大肚鄉堪稱台灣西瓜栽種的祖師爺,民國50年代至70年代曾被蘆筍所取代,後因籚筍利潤低,又恢復種植西瓜。


首屆西瓜節.囊括前三名

大肚鄉農會於民國76年輔導瓜農組織共同經營,目前已有8個產銷班,主要運銷台北果菜市場。西瓜栽種面積約200公頃,集中在文昌段、溪州段、追分段等10個村,除部份與水田輪作外,主要種植於大肚溪河床地。大肚鄉農會並設置集貨場,提供生產資材,加上栽培技術指導,使得大肚鄉西瓜在北部頗具知名度,曾經創下1公斤拍賣價35元的高價,讓其他地區瓜農望塵莫及。

大肚鄉的西瓜品種很多,主要是俗稱「小玉仔」的金蘭西瓜,前年全國第一屆西瓜節在台南市舉行,大肚鄉一口氣奪下超甜組前3名獎項,風光的程度羨煞其他鄉鎮瓜農,大肚鄉雖非全台西瓜種植面積最大的產地,品質卻是第一流。


WTO衝擊.瓜田漸縮減

趙信賓表示,大肚鄉西瓜一年可以採收2次,第一期在2月種植、5月中旬採收,第二期在7月種植、8月中旬採收,由於第一期是台灣西瓜主要產季,大量西瓜湧入市場導致價格下降,競爭相當激烈;但到第二期,因各地西瓜產量已經接近季尾,市場上只有大肚西瓜一枝獨秀,價格水漲船高,但第二期採收遇上台灣颱風季,一旦颱風來襲,溪水淹沒瓜田,農民心血往往毀於一夕,一年當中的第二期西瓜採收,總是讓農民既期待又害怕。

趙信賓說,92年起一連3年,不是遇上夏季颱風就是遇上冬天寒害,西瓜價格波動相當大,年年都被列入災害損害賠償作物,直到去年西瓜價格才回穩,由於其經濟價值不高、成本卻相對較高,在鄉村老農化及加入WTO的衝擊下,大肚鄉西瓜種植面積正逐年減少中。大肚鄉農會推廣股粗估,今年瓜田面積減少約1/5,大肚溪河床地到處可見荒蕪的西瓜田。


與學界合作.研發副產品

趙信賓指出,早年風光時期,大肚鄉曾經單日運銷200公噸西瓜到台北果菜市場。當時每逢產季,街上主要道路停滿運送西瓜的貨車,來自各地行口的水果大盤商穿梭在西瓜田間,瓜農一大早就下田,頂著頂著大太陽也要採收。

但隨著台灣加入WTO,國外進口的農產品多樣化,消費者選擇性多,瓜農也受到衝擊。近年來,大肚鄉農會與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黃介辰合作,積極研發西瓜加工產品,希望提高西瓜的經濟價值及農民收益,除了瓜果生鮮市場外,進軍養生保健與美容保養產品,是農會的最大目標。


技術已突破.尋求代工廠

大肚鄉農會是全台首度將腦筋動到西瓜副產品的農會,經過2年的研發,製作技術已有突破,正在尋求製造商代工,從罐裝果汁、面膜到糖果、餅乾都有,另外農會也與中興大學產學合作,研究保存西瓜的方法,在製作成保健食品的過程中,留住營養,並加入中藥、克服西瓜寒涼的特性。

趙信賓表示,紅肉西瓜已被檢驗出含有豐富的瓜胺酸和精胺酸,其中精胺酸經國際醫學界證實,能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日本即有西瓜糖上市,就是為了改善心血管疾病。除瓜肉外,白色瓜皮在農村時代曾是阿嬤省錢又好用的美白聖品,還有西瓜葉與西瓜藤,也研發出泡澡湯包,為物盡其用,加工過後的剩餘品則可轉為飼料或肥料,既可降低成本,也解決加工衍生的垃圾問題。

除了研發西瓜副產品外,大肚鄉農會今年還打算嘗試立體栽培法,即改變西瓜的種植方式,將瓜藤立於支架上,如此一來,西瓜受光面均勻,瓜衣比較漂亮,且株體密植度高,不僅西瓜品質好,也可增加單位面積產量。


營養成分多.茄紅素特高

被譽為「瓜果之王」的西瓜,含有瓜氨酸、丙氨酸、氨基丁酸、穀氨酸、精氨酸、蘋果酸、磷酸、腺嘌呤、果糖、蔗糖、葡萄糖、甜菜鹼、番茄紅素、胡蘿蔔素、維生素C、鈣、磷、鐵、鉀、粗纖維、蔗糖酶、蛋白酶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茄紅素比番茄還多,每100克番茄含茄紅素3.1克,而每100克西瓜卻含4.1克,茄紅素的抗氧化活性比β胡蘿蔔素高兩倍。

雖然西瓜營養成分多,但因其性寒,消費者食用時需避免過量,不可一次吃太多或長期大量食用,尤其有慢性腸炎、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虛冷體質的人更不宜多吃,此外,由於西瓜含水量高,多量水分在胃裡會沖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瀉,台灣民間俚諺「日吃西瓜,半夜反症」,指的就是吃了太多西瓜導致胃腸病。


夏日吃西瓜,藥物不用抓

相傳西瓜起源於非洲南部的喀拉哈里沙漠,當地目前仍有野生西瓜,從非洲傳到南亞,西元前2000多年,埃及、利比亞等地已廣泛種植西瓜,西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遠征時,將它傳到印度,在10世紀左右傳到中國,因從西域傳入中原,故名西瓜。

炎炎夏日裡,餐桌若擺上一大盤西瓜,光看著就讓人暑氣全消,更別提咬上一口又甜又水的瓜肉。西瓜能解渴生津,中國民間諺語「夏日吃西瓜,藥物不用抓」,新疆哈密因日夜溫差大,白天熱、夜裡寒,當地還流傳一句俏皮話「朝穿皮襖午穿紗,懷抱火爐吃西瓜」,可見要消暑解熱,非西瓜莫數。




本文摘自鄉間小路2007年5月號,由豐年社提供
>看詳細鄉間小路介紹
>快加入鄉間小路Facebook粉絲團
園藝文摘編輯部 iGarden Editor

華文園藝第一站!用心愛植物,就在 iGarden 花寶愛花園,精選進口花卉植物種子品種推薦,達人給您專業種花栽培建議。從 2000 年開始,我們持續耕耘園藝內容,累積豐富的資訊,想進一步了解本園藝部落格的故事嗎?就看-「iGarden園藝文摘Plus」單元簡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應網站團隊人力調整,即日起關閉部落格留言功能,懇請見諒;為顯示過往留言資訊,您仍可見到留言框,但您的留言將無法發布。

若對本公司代理或銷售的肥料、種子商品有疑問,歡迎透過 iGarden 網路商店選單的「聯絡我們」功能與我們聯繫。

如有栽培相關問題,可直接搜尋本部落格找答案!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