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翅瓜,你吃過嗎?還是有機的咧
作者 文圖 / 黃圓滿 行政院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台灣俗稱的魚翅瓜,就是園藝作物中常見的「黑子南瓜」,這麼有特色的作物,雖然喜歡山區冷涼氣候,在平地其實很容易種成功,而且是有機栽培喔! 魚翅瓜?挺高檔的名字,偶而出現在報刊版面上,引起諸多討論。果實外形可以冒充小西瓜,剖開後果肉白色,果肉褒煮後自然成絲狀散開,許多別名自然隨口出現,如「米粉瓜」、「冬粉瓜」,但這些始終是「俗」名,最後,華人頂極食材「魚翅」2字終於壓倒性蓋過那些俗稱,真可謂「魚翅一出,誰與爭鋒」。 南瓜家族 山中作客 不過「魚翅瓜」三個字並不是這個瓜的專利,在大陸早期就有另一種南瓜先稱為「魚翅瓜」,此瓜非彼瓜,卻有許多人混為同一物種。不管大陸的魚翅瓜,談談台灣的魚翅瓜吧!近來台灣山區農場或餐廳,推出「魚翅瓜料理」作為招徠遊客,極具賣點,究竟有這麼高檔別名的瓜瓜是啥東西,非得要翻山越嶺才能吃得到嗎? 台灣俗稱的魚翅瓜,實際上就是園藝作物中常見的「黑子南瓜」,是正式的中文名稱。「黑子南瓜」屬於南瓜家族中5大種類之一,自成一個系統,喜歡冷涼的生長環境,無法在炎熱環境中開花結果。就衝著喜愛冷涼環境這一特色,台灣山區環境是栽培魚翅瓜的好地方。不過,山區環境栽培作物總有水土保持的顧慮,為了愛台灣,不忍心再傷害這片土地,尤其是坡度較大不宜栽種作物的地區。不過大家也別灰心,這麼有特色的作物,其實在平地也很容易種成功。 有機栽培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