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文‧攝影/蕭和雲 一鳴園花卉農場 本文轉載自鄉間小路91年十二月號
蜜拉聖果即坊間俗稱的神秘果,原產於西非迦納、剛果一帶的熱帶雨林,成熟後的果實直徑約1公分,長約2公分,嬌艷鮮紅的果皮,白色細薄的果囊,內有褐色的種子。
果粒雖然小,卻有神奇的作用,輕放口中,細細咀嚼,再嚐試其他的酸性水果或不加糖的水果醋,例如檸檬、鳳梨、葡萄柚、百香果等,在您口中有如瓊漿玉露,香甜無比,效果可持續二、三十分鐘以上,難怪有人嘆為「天下第一奇果」。
蜜拉聖果學名為Synsepalm dulcificum(Schum.&.Thonn.)Daniell,屬山欖科(Sapotaceae)的常綠灌木,歐美地區俗稱為“不可思議的莓果”(Miraculous Berry),原產地的土著利用它來搭配食用難以下嚥的發酵食物,或用以改變酸棕櫚酒,使它變得香甜可口。
蜜拉聖果的神奇,在於其果肉中含有特殊的蜜拉克寧醣蛋白,可將酸度高的水果,轉化為甘甜無比,坊間有人利用它配合水果餐,從中攝取水果的微量元素及果酸,目前已廣泛受到愛美人士的喜愛。在醫界也有人設法從中萃取蜜拉克寧聖果素供糖尿病患使用,讓他們在食用酸性水果時,不用加糖亦可享受到水果的甜美,又不會因糖份攝取過多而影響健康;服用中藥的患者,若先使用蜜拉聖果,也可改善中藥的口感。
大自然中萬物無奇不有,上帝創造了蜜拉聖果,使人們在未來可以享受更高的水果品質,養生保健上亦能得到更大的助益,蜜拉聖果在日常生活中,將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奇妙功能
蜜拉聖果果肉中含有能將酸變為甜的物質,稱之為蜜拉克寧醣蛋白,從果肉中萃取出的蜜拉克寧,已被日本厚生省(衛生署)認定是一種安全的食品(厚生省120號)。
早在1852年英國的外科醫生唐尼爾先生(Daniell,W.F)就在歐洲的藥理學雜誌上介紹了這種具有特異功能的果實,並名之為奇蹟果(Miraculous Berry或Miracle Fruit)。
第一位研究這種可以改變味覺物質的人是日本國立橫濱大學的栗原良枝教授,他最先從果實中提煉出蜜拉克寧,爾後的研究發現,蜜拉克寧並不是將酸變為甜,而是將舌頭的味蕾改變刺激,激發對甜味的感覺,蜜拉聖果素是由114種氨基酸所組合而成的蛋白質(1995年1月1日朝日新聞)。
2002年4月高雄美濃聖果農場的林美玲小姐,成功提煉出讓我們攜帶方便又易保存的蜜拉聖果錠劑。
目前由聖果農場提供鮮果,供交通大學的許千樹教授、李耀坤教授研發蜜拉聖果素生化結構之基因工程,相信蜜拉聖果的生化結構將很快會被解開。
至於它的種子、葉片、根部的萃取研發仍在持續進行中,相信不久的將來,蜜拉聖果將被開發出多樣化的新產品,提升蜜拉聖果的經濟效益,也間接促銷了本地的酸性水果,讓消費者品嚐時無負擔、安全、健康又美麗。
蜜拉聖果生長習性
蜜拉聖果屬於熱帶植物,必須保持充分的日照、溫度、水份,夏季可以常溫栽培,冬季須要簡易溫室或網室保溫,相當怕寒害(中北部),在南部平地地區,整年室外全日照或簡易網室即可,切忌在溫室裏培植,會造成葉片末稍枯萎,以致生長遲緩。蜜拉聖果屬常綠,全年開花結果。花開時可以自花受粉或由蜜蜂、蝴蝶等昆蟲媒介授粉。花形如米粒般大小,呈淡米黃色,有淡淡椰奶桂花香,花蕾著生在葉柄或主幹枝條上。葉片有如細葉欖仁,盛產期在3-5月、8-10月,其餘月份零星結果,雨季容易落果。
蜜拉聖果栽培介質
砂質壤土、蛇木屑、椰子屑、椰子纖、珍珠石、泥碳土等介質,按比例混合,通氣性、排水性良好,喜潮濕及略帶微酸的介質,pH值在4.5~7之間較適合。
蜜拉聖果施肥管理
有機質肥料、魚粉(顆粒較佳),每3個月施肥一次較佳,但量要少。千萬不可用一般農
作用化學肥料及動物排泄物,否則會造成肥傷。
蜜拉聖果繁殖方式
種子播種或扦插繁殖。種子播種置於半溫室或溫室,幼苗移至網室50%的遮光度,或半日照的樹蔭底下,中苗以後移至室外作全日照或直接種植在田間。用種子繁殖生長速度較快,至開花結果時間大約18個月到2年。扦插法生長緩慢但開花比較早,容易落果,待枝葉繁茂時方不易落果。
蜜拉聖果食用方法
首先將蜜拉聖果洗淨含入口中輕輕的啃食,待果肉脫離種子吐出種子。經過1-2分鐘後,再喝檸檬汁(1-2個檸檬原汁加500㏄冰開水)或食用鳳梨、葡萄柚、百香果等水果,就能感受到香甜無比的美妙滋味。這種能將酸味變成甘甜的物質對於需要健康管理,特別是糖份攝取量須嚴格控制的糖尿病患者、肥胖者,無疑是一項喜訊。
蜜拉聖果園藝價值
蜜拉聖果用盆栽的方式,置於陽台、庭院,樹形成塔狀形,相當優美。成株開花結果後,成長緩慢,也不占空間,開花時又會散發出淡淡清香,果實成熟後色澤豔紅可愛,具有高經濟價值,在庭園造景、陽台盆栽的觀賞上,將會受到人們的喜愛。經筆者長期觀察,蜜拉聖果有誘鳥效果,白頭翁最喜歡啃食,最初把整個果實都吃掉,後來發覺啄了一小口就飛離,可能也和人類一樣,發現到果實的美妙之處。還有一些台灣特有種鳥類,也常在樹幹上跳躍覓食,又成為賞鳥的好地方。
蜜拉聖果美好願景
目前蜜拉聖果的成株數量有限,種苗的繁殖技術也剛突破成功,展望前景相當美好,然而要達到量產,還要假以時日,成株也要等4-6年方能量產果實,期待農政單位及學術研究機構,能重視此項新興果樹產業,並適時提供援助,以提升蜜拉聖果的經濟效益,在生化領域也應有相當的發展空間。雖然民間已成功提煉出攜帶方便的蜜拉聖果錠劑,而且有二萬株種苗打進日本市場的外銷業績,不過我們更樂意把技術移轉給台灣農民,為本土農業創造商機,更期許台灣農業在WTO的競爭中能拔得頭籌。
本文摘自鄉間小路2002年12月號,由豐年社提供
>看詳細鄉間小路介紹
>快加入鄉間小路Facebook粉絲團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
.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