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正三兄提醒我:「別忙昏了,要給自己空白的時間,或是走到自然裡,用心感受。」
他會這樣說,其實是看到了這一陣子,我為了多項新推動的工作全力投入的拼命樣。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做事很認真,有些人會說我過於追求完美,應該只是個性使然,「覺得該做的就去做,做的時候就要做好。」有這樣個性的人,通常是會有一番作為,但也常會弄到自己超級忙碌,總是一頭栽進工作就忘了其他的事。
這樣的結果,自己就變成一個很會「做事」,卻不會「做人」。
甚麼是「做人」?
我們常說某某人很會「做人」,說的就是他的人際關係很好,讓周遭的人對他的都很滿意。也有人說某某人很會「做人」,說的是他生了好幾個孩子。但真的來談「做人」,應該不是這些意義,而是好好去做一個「人」。
要好好做一個「人」,應該要先從實體的身體開始。
許多人重養生、愛運動,將自己的身體照顧的很好。忙著做事的人,常常虧待自己的身體,我雖不像許多人會抽煙、熬夜,但常為了工作,一天沒喝多少水,也沒幾次離開座位。一天下來,直盯著電腦的雙眼總是疲憊,腰桿頸椎也是如木頭般的僵硬。
我們說「有形」的身體為實體,但對修行人來說,身體卻是「虛」的,而心才是實的,身體只不過是人外在的一付皮囊,修心才重要。我對宗教並不瞭解,不過,卻很清楚「心」是可以照顧的。我們常常因為工作、感情、人際等引起心情變化,眉頭緊蹙,不見笑容。當下如不知自己的心情是如此脆弱易受影響,很輕易地就會認由外在環境帶著心走。
因此要好好做一個「人」,也要好好調養自己的心。
為了照顧好身體,許多朋友立下生活目標,天天都吃五穀雜糧,每日固定運動。但下定決心,要好好照顧自己心靈的朋友似乎就不多。常看到的應該是那些有宗教信仰的朋友,他們總是很有決心地透過讀經打禪來修心。其實,仔細去理解後,會發現生活中其實有許多方式可以來調養我們的心靈。
聆聽音樂、閱讀是心情放鬆很好的休閒活動。喜愛爬山的朋友看起來是為了「身體」,其實透過山間行走,卻因接近自然而讓心靈也同時受到滋潤。
好友正三說我應該常常上陽明山觀山看樹、聽虫聲鳥鳴,不要讓心靈乾涸了。這對住在陽明山腳下的我,真是很好的意見,但看著滿桌的待處理的工作,加上OUTLOOK上滿滿的行程,要能忙裡偷閒還真是不容易做到。
幸好,公司前面就是公園,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總是讓人心神氣爽。又有一群愛好養花的鄰居,走在那條社區的花花巷裡,無論是迎面而來一叢叢的非洲鳳仙,或是需要墊腳偷窺才看的見的牆內小花,天天能在這樣的環境中進出,應該就感到很幸福了。
愛花的同事們,早就讓一盆盆的奇花異卉,將辦公室變成了溫室。至於我的辦公室裡,桌上總插著同事準備的鮮花,雖只是小小的一瓶花束,卻帶給我每週不同的驚喜與享受。
還有那梵谷的桌曆,從一月時的罌粟花田、三月的春日垂釣、或是來到五月的「麥田成熟時」,一幅幅田園景色常吸引我凝視欣賞,舒解了工作的煩燥。工作累了還可以走到窗邊,士林官邸美美的小山丘就在眼前,在下雨的日子尤其美麗。
至於我的電腦桌面總放著大自然美景,從雄巍山岳到蜿蜒小溪,彷彿自己悠遊於大地之間。我的螢幕保護程式也常設定名畫的輪播,不依順序出現的名畫總讓忙碌工作的我,偶然抬起頭來,感到驚喜。
這樣看起來,從官邸自然美景、公園草地到室內植栽,每天我都應該有很好的「心靈」調養的機會。但為何當正三給我這樣的建議時,卻讓我不禁反省自己?因為發現自己在忙碌中已經變得「視而不見」,當眼也看不到,耳也聽不見,心似乎也遺落在文書堆中。當心不再被好好照顧時,自己也不過行屍走肉,如果不能「用心感受」,我又如何幫助別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謝謝正三的提醒,在2005年的5月,在我又扛起一個新的使命之時,我知道自己不要只會做事,也要經常用心感受自然,好好做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