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承宗(左)與李綠枝(右)從工藝與建築兩端談「竹」。 |
文字/張曉慈 攝影/黃毛
竹,柔中有韌,恰似島民的包容與彈性;竹,伐之不盡,蘊藏島嶼土地的生生不息。
搭起竹構建築的李綠枝、巧創竹藝設計的范承宗,兩人從建築與工藝的兩端前來,搭竹為橋,談論著竹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各自將竹材的使用與情感交匯在藝術文化之中。
兩人也像極了竹,在堅直挺拔的意志中,飽含了細膩又輕盈的無盡創意。
Q1. 接觸竹材的契機?
李綠枝(以下簡稱綠):2000 年我們去德國參觀漢諾威世界博覽會,看到零排放研究創新基金會(ZERI)的大型竹建築,那時聽到「建築零排放」是很震撼的,因為我們之前設計木建築只是喜歡自然材料,並沒有想過材料是哪裡來的。
2011 年廣達文教基金會因八八風災,邀請大藏一起協助嘉義瑞里國小重新興建圖書館,可說是參與竹構築設計的開端。當時考慮偏遠地區適合輕構造,原本規劃一棟木構建築,董事長林百里問:「你們為什麼不用更在地的材料?」讓我們思考更在地的材料是什麼?才看見了滿山遍野的竹子。後來雖然因土地問題而停擺,卻累積不少可貴的經驗。
范承宗(以下簡稱承):我的契機說起來真是膚淺(笑)。念工業設計時其實我並不喜歡傳統工藝。多年前工藝中心有個創作計畫要媒合工藝家與設計師合作,我因為想去義大利就報名也順利錄取,本來期待與陶瓷和玻璃的工藝家合作,結果陰錯陽差與竹藝家合作。
原本我對竹製用品的印象是老氣、復古,沒想到那些製作中的半成品看起來竟然如此迷人,便漸漸改觀,開始去認識更多的傳統竹器與它們的製造過程。
Q2. 和其他材料相比,竹有什麼特別之處?
綠:臺灣使用的木材 99.5% 都是國外進口,而且來源可能是非法砍伐。而目前市面上的竹製品大部分是進口來的,因為竹子加工費工,做成集成材成本更高。所以我們使用本地的原竹作為建材,在市場可接受的加工成本中取得一線生機。竹子輕巧、彈性好,可以彎曲表現空間感。
承:竹可以是粉末、細絲、竹片、圓管、棒材,甚至是實心塊體,在創作上是充滿可能性的,用竹材創作讓我有種遊戲其中的自由。
我的創作其實沒有非用竹子不可,而是以手工器物迷人的製作過程為出發點,但在尋找題材時,經常找到傳統竹器,所以也常以竹為創作材料。
綠:我們不只用竹子蓋房子,也嘗試用竹子做可以重複再利用的裝置,例如竹鞦韆。但建築是個高耗能的產業,如果可以為土地做些什麼,材料選擇是滿重要的環節,所以我們還是主推竹構築。
Q3. 嘗試竹構/竹藝的過程?遇過什麼挫折或瓶頸?
承:完成第一件竹椅創作後,我開始有很多想用竹子來做的嘗試,但大部分的構想常被師傅認為不可行,於是我到各地拜訪不同的師傅,學習各種基礎技術,像是從頭到尾做出竹凳子和蒸籠等等,有了這些基礎經驗,我就能自己嘗試各種構想,雖然的確經常失敗,但我能夠從過程中知道原因。
我做了許多學習和記錄,後來也應用在創作中,像是將竹凳子的技術應用於碗筷製作,或是將這些小器物中的技術,應用在大型空間裝置藝術上。
綠:為了銜接工法的斷層,包括保存材料、設計接頭、送結構試驗……每樣都得自己做,就算花錢也買不到。因為臺灣對於竹建築沒有信心,即便我們已經有正式的竹建築作品,人們對於竹子的耐久性還是有疑慮。
但作為裝置作品就可以接受,撤場後也幾乎沒有廢棄物,我們因此有機會去做竹構的嘗試,例如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竹夢市集及主祭臺,原本是為活動設置的展場,之後多次申請臨時執照,讓它留下來很多年。
建築必然會思考材料、工法和產業界的連結。我們使用原竹,但一開始就決定用金屬接頭,一則有效率、便於結構計算,二則製作可量化,易於推廣。接頭設計是關鍵,我們光一個接頭,就嘗試跟失敗了很多次才逐漸成熟。
雲林農博公園的竹建築當年被工藝前輩跟熱愛古蹟保存的朋友罵「怎麼不用傳統工法?」我們依然堅持竹構築需要創新設計,也因而反思傳統技藝之所以傳承困難,可能包含太費工、結構計算難被檢驗、效率上不理性等因素,最後只能限縮在文化資產保存,走不進現代社會。
承:我也有不少被罵的經驗(笑)。我們的作品都長得很簡單,也沒有高難度的製作技術或添加昂貴材質,偶爾會聽到一些前輩與同行認為沒有什麼工藝難度。
但我認為吸引我的難度在於創意、想法和美感比例上,就如那些古老手工器物,它們總能將材料用得很聰明、很有意思,這也是我所嚮往的價值。
(未完,完整對談詳見 2021 年 6 月號《鄉間小路》)
構竹│人物簡介
李綠枝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2013 年榮獲第 13 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1995 年在宜蘭開業,2000 年與先生甘銘源共同創立大藏,2008 年搬遷到雲林。近年致力研究及運用臺灣在地竹材,是臺灣竹構建築的推手之一,建築作品充滿在地意象與自然關懷。
范承宗
屢獲國際獎項肯定的年輕藝術家
范承宗,2015 年成立考工記工作室,著墨於裝置藝術、雕塑、傳統工藝與產品設計。身體裡住著老靈魂的他,著迷於挖掘隱藏在傳統器物中以時間凝結而成的智慧。不捨這些無形資產將隨物件一同逝去,致力以藝術與設計繼承,從傳統,學創造。
本文摘自鄉間小路 2021 年 6 月號,由豐年社提供
>看詳細鄉間小路介紹
>快加入鄉間小路 Facebook 粉絲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