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玫瑰中心呂學義
中國水仙花學名:Narcissus tazetta L.屬石蒜科,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鱗莖生得頗象洋蔥、大蒜、故六朝時稱“雅蒜”、宋代稱“天蔥”。之後,人們還給她取了不少巧妙、美麗的名字,如金盞銀台、儷蘭、雅客、女星等等。水仙花通常只要在精緻的淺盆中即可栽培,只要在適當的陽光和溫度下,憑一勺清水、幾粒石子,它就能生根、發芽、開花。寒冬時節,百花凋零,而水仙花卻葉茂花繁,可與松、竹、梅媲美。所以水仙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中國人農曆過年家家必備應景花卉。
中國水仙的花有著特殊的造型,及濃郁的香味,我們最常見到的單辦水仙,花瓣為雙色花瓣,內圈由一黃色杯狀花瓣所構成,外圍則有六片白色花瓣,雌蕊一個,雄蕊則有六個,三個較長、三個較短,水仙的花自葉叢中抽出,中空管狀,繖房花序,花苞著生於莖頂,花苞外面有一層很薄的苞膜,水養一定時間苞膜自然破裂,花瓣逐漸展平,花朵開放。一個苞膜內一般有4-8個花朵,最多可達15個。現在雖然已經有改良一些不同花瓣形狀的品種,但仍不盛行,市面上還是以此種單瓣為最多。葉子呈現單子葉植物的代表形式,葉脈平行,水仙的葉子和我們吃的蔥蒜差不多,所以有句俗諺“水仙不開花~裝蒜”;莖為鱗莖,呈圓錐形,主鱗莖球兩側常各有1-3個大小不等的小鱗莖球,我們稱之為“子球”。
台灣地小且人工昂貴,所以不自行培育水仙球根,球根來源主要來自於中國大陸,中國水仙花不論是單瓣還是重瓣,花後都沒有種子,這是因為中國水仙是三倍體,高度不孕。所以中國水仙的繁殖都用子球進行,把子球掰下可作繁殖之用,它春季貯藏養分,夏季休眠,秋季生長,冬季開花。經過3年的栽培方可成為商品鱗莖球。但近年因市場競爭,商人常常利用肥培方式使一年生球肥大,充當三年生球販售導致花梗數或花朵數減少,導致近年的水仙品質一年不如一年。
一般而言消費者栽培水仙通常以年節觀賞為主要目的,所以不需考慮養球栽培,所以多採水生栽培方式,只要以能裝水的容器,將鱗莖底部1/3處浸於水中,並至於室外光線充足的地方,每隔幾天換水一次,因鱗莖本身已儲藏養分,所以不需再施肥,約30-40天即可開花,待第一朵花開放後即可移入室內觀賞,如氣候溫暖則可提早至20-30天開花。一般未處理的中國水仙葉子的高度約30公分左右,若栽培環境光線不佳,會導致花梗及葉子高度過高,將來容易導伏折斷。
自古為了使水仙的葉子及花梗變短,發展了水仙雕刻這門藝術,人們利用將水仙鱗莖削去一部份,使養分減少而達到縮短的目的,進而利用雕刻做出各種造型,甚至使葉芽稍微刻傷,製造出扭曲旋轉的葉型,豐富了中國水仙玩賞的樂趣,但近年因為人們的生活的步調加快了許多,而商人們多利用快速的珈瑪射線照射鱗莖,一樣能栽培出矮化的水仙成品,得以大量的供應市場需求,所以這項慢工出細活的技術也漸漸地被遺忘了。
但是射線照射的水仙,嚴格的來說只是矮化了水仙的植株,卻無法達成雕刻所能產生的造型及變化,如果您有興趣重拾這項樂趣,這裡幾個注意事項供您參考:
- 將鱗莖的第一層褐色鱗皮剝除,因此層的鱗皮較硬且不美觀。
- 準備一桶清水準備一桶清水,將雕刻好的水仙將傷口朝下浸泡於水中一天,此時切口流出透明狀的黏液。
- 一天後取出雕刻好的水仙,用脫脂棉花沾水輕輕擦去殘留於切口的黏液,並用清潔的脫脂棉花沾水覆蓋於切口,避免切口褐化,待數天傷口癒合後再移除。
- 若水仙因雕刻後因造型關係,基部無法接觸到清水,也可利用吸水棉花置於鱗莖基部供水,待發根後再移除。
水仙雕刻雖然費時費工,但所得到的變化樂趣,絕對遠超過於簡單的水栽水仙,您在閒暇之餘不妨與家人朋友來場水仙雕刻比賽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應網站團隊人力調整,即日起關閉部落格留言功能,懇請見諒;為顯示過往留言資訊,您仍可見到留言框,但您的留言將無法發布。
若對本公司代理或銷售的肥料、種子商品有疑問,歡迎透過 iGarden 網路商店選單的「聯絡我們」功能與我們聯繫。
如有栽培相關問題,可直接搜尋本部落格找答案!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