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註)前陣子有花友問頂樓花園有沒有魚花共生的經驗,其實一直都有喔!時常介紹的睡蓮池裡都有魚,池面也有滿滿的布袋蓮,先前被問到如果水池太熱怎麼辦(擔心花跟魚死掉),因而特別整理「有花有魚的水生植物池該怎麼降溫?」;本月鄉間小路正好也介紹魚茭(筊白筍)共生模式,還是有機的喔,一起來看看產業故事吧!
文/黃懷瑩 圖/林文華
「所謂的有機就是共生共存、生生不息。魚吃螺、鴨吃草,而我們人類吃了魚;這個生生不息,不應該在人類口中停止,應該要繼續平衡下去,這就是我所認識的有機!」這是偶像劇《美味的想念》中,眼神明亮的女主角在料理競賽延長賽時,語氣堅定的表達出她對有機的看法,而這些後來打敗了強勁對手的有機食材,全部都是取材自三星鄉行健村的「魚茭共生」田區。
我們再將鏡頭拉遠一點。
民國100年時,宜蘭三星行健村一塊皎潔的水田,開始了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魚茭共生」試驗。所謂魚茭共生,是在茭白筍田區放養魚類的共生栽培模式,魚隻除了可清除福壽螺之外,成長之後還可販售,增添另一層的收益。這種同時兼具「有機」以及「雙收」的模式,在臺灣可說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茭白筍以南投埔里為最大宗,佔總產量的9成,為臺灣的最主要產區。臺灣茭白筍除了內銷,同時也外銷至日本,累積了不少口碑。不過,近年來,大陸部分地區也大量種植茭白筍,產量多而價格低,雖尚未打入日本市場,但可想見的將來,會是臺灣的外銷大敵。
臺灣茭白筍產業該如何未雨綢繆呢?走有機路線,做出與大陸的市場區隔是一條必經之路,然而目前在埔里,有機茭白筍的面積只有2公頃,佔不到1%,全臺茭白筍走有機路線的更是少之又少。
為了突破現狀、走出市場區隔,花蓮農改場開展了「魚茭共生」模式,除了走出茭白筍的新路線之外,也推動了有機農業的多樣化發展。
魚茭共生第一年的進行,是於水田中放入草魚以及俗稱烏鰡的青魚共200條。之所以選擇這兩種魚,其實各具用意:草食性的草魚會吃雜草;而肉食性的烏鰡則是福壽螺剋星。「烏鰡的上下顎非常有力,一口就能夠將福壽螺的殼咬碎!」花蓮農改場蘭陽分場助理研究員林文華表示,茭白筍本身的病蟲害並不多,危害主要來自福壽螺,這種螺類在苗株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吃苗,造成缺株,等到茭白筍大了則是直接去吃筍,嚴重的影響整體品質。
對付惱人的福壽螺,慣行田區大都是直接使用農藥;而有機茭白筍田中,則是以苦茶粕來加以防治。但問題是,其效果受環境及溫度的影響很大,而且,除了滅絕福壽螺之外,池中的魚貝類也會跟著死掉,對生態來說並不理想。
相較之下,以肉食性魚類來防治福壽螺是較好的方式,同時根據試驗結果顯示,放養一定數量的烏鰡之後,水田中福壽螺的卵減少了96%之多,效果相當顯著。
烏鰡體積較大,魚溝需挖得相當深,於是,第二年便改以體型較小的吳郭魚來取代。「放了之後,發現吳郭魚雖然無法像烏鰡一樣一口咬碎福壽螺,但很會吃小螺,大螺生下的小螺都被吃得乾乾淨淨。」林文華笑稱,「所以效果是一樣的!」雜食性的吳郭魚葷素不忌,因為體型小的緣故,在較淺的水域中也活動自如。此外,耐熱的吳郭魚,存活率較高,因此在銷售方面也較有利。
魚種轉換成功了,而林文華的另一項任務—魚溝形式的調整,也在持續進行中。
當初為了讓魚隻在茭白筍種植初期、田間水深度不足的情況下也能存活,他導入了「魚溝」的概念。魚溝的設置提供了魚隻在水田中活動的通路;在大陸「種養共生」的模式中,魚溝的設置多為「田」或「井」字型,但這種型態卻不合適臺灣田中機械化操作的情況。因此林文華便將魚溝的形式,修正為在田區的單邊或雙邊設置,如此一來,即使是大型機具進入田區也不會破壞到魚溝,而這同時也是魚溝形式在臺灣的重大轉變。
他指出,魚溝的寬以2~4公尺、深度以50公分以上最佳,只要水夠深、水中溫度不高,魚兒們就會舒適悠遊的出來活動巡田,努力工作。
「魚茭共生」邁入第三年之後,再次轉換魚種,將吳郭魚換成紅尼羅魚,肩負起休閒旅遊的重任。紅尼羅魚是吳郭魚的改良品種,身上多了絢麗的色彩,看起來賞心悅目的,可吸引遊客目光。放養這種魚的好處是,牠與吳郭魚一樣,終結福壽小螺超厲害,功能性佳;市面上價格又比吳郭魚高上近一倍,末端的銷售又好,一舉數得。
魚茭共生模式發展至此,除了最早的清除福壽螺以及魚獲雙收的目標之外,又兼具休閒觀光功能,發展越來越全面。「有機並不特別,但若是民眾能親眼看到有機田中自然成長的魚,對食材的安全性會有加分作用,進而對整個有機農法會更加信任。」
「這邊的景象真的變得不太一樣,有紅魚、有黃鴨,還有綠色的茭白筍,感覺就像是一幅油彩畫一般!」他是投入魚茭共生的農友陳國鐘,一投入便是衝勁十足。
陳國鐘之前曾自行種過一年的有機茭白筍,不過收成並不好,後來看好魚茭共生應該能為行健村帶來改變,於是加入行列,成效隨即出現。第一年收成後他在網路上打出「魚茭共生」的名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由於這是一個新話題,再加上他的茭白筍細緻好吃,因此第二年時,民眾都是一箱箱的共購,致使出現不夠賣的情況。這種情況到了第三年更加明顯,「我連割都來不及,太搶手了!」,「銷路完全不是問題。」
除了網路及電話預購外,同時他也在「希望廣場」賣出一台斤150元的超高價位,比起傳統市場茭白筍每台斤40~60元的價格高了近三倍,若以「天價」來形容也不為過,「因為凡是試吃過的,全部都會買,一個也跑不掉!」
(未完,精彩內文詳見2014《鄉間小路》8月號)
宜蘭縣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村光復路103-6號
電話:0988-027-003 陳國鐘
本文摘自鄉間小路2014年8月號,由豐年社提供
>看詳細鄉間小路介紹
>快加入鄉間小路Facebook粉絲團
有機的魚茭共生,也同時成了多樣生物的棲息地。
文/黃懷瑩 圖/林文華
「所謂的有機就是共生共存、生生不息。魚吃螺、鴨吃草,而我們人類吃了魚;這個生生不息,不應該在人類口中停止,應該要繼續平衡下去,這就是我所認識的有機!」這是偶像劇《美味的想念》中,眼神明亮的女主角在料理競賽延長賽時,語氣堅定的表達出她對有機的看法,而這些後來打敗了強勁對手的有機食材,全部都是取材自三星鄉行健村的「魚茭共生」田區。
我們再將鏡頭拉遠一點。
民國100年時,宜蘭三星行健村一塊皎潔的水田,開始了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魚茭共生」試驗。所謂魚茭共生,是在茭白筍田區放養魚類的共生栽培模式,魚隻除了可清除福壽螺之外,成長之後還可販售,增添另一層的收益。這種同時兼具「有機」以及「雙收」的模式,在臺灣可說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除了有機,更要有市場
茭白筍以南投埔里為最大宗,佔總產量的9成,為臺灣的最主要產區。臺灣茭白筍除了內銷,同時也外銷至日本,累積了不少口碑。不過,近年來,大陸部分地區也大量種植茭白筍,產量多而價格低,雖尚未打入日本市場,但可想見的將來,會是臺灣的外銷大敵。
臺灣茭白筍產業該如何未雨綢繆呢?走有機路線,做出與大陸的市場區隔是一條必經之路,然而目前在埔里,有機茭白筍的面積只有2公頃,佔不到1%,全臺茭白筍走有機路線的更是少之又少。
為了突破現狀、走出市場區隔,花蓮農改場開展了「魚茭共生」模式,除了走出茭白筍的新路線之外,也推動了有機農業的多樣化發展。
農改場工作人員奮力挖出又寬又深的魚溝出來,符合機械化操作現況。
草魚、烏鰡、吳郭魚,分工看護
魚茭共生第一年的進行,是於水田中放入草魚以及俗稱烏鰡的青魚共200條。之所以選擇這兩種魚,其實各具用意:草食性的草魚會吃雜草;而肉食性的烏鰡則是福壽螺剋星。「烏鰡的上下顎非常有力,一口就能夠將福壽螺的殼咬碎!」花蓮農改場蘭陽分場助理研究員林文華表示,茭白筍本身的病蟲害並不多,危害主要來自福壽螺,這種螺類在苗株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吃苗,造成缺株,等到茭白筍大了則是直接去吃筍,嚴重的影響整體品質。
對付惱人的福壽螺,慣行田區大都是直接使用農藥;而有機茭白筍田中,則是以苦茶粕來加以防治。但問題是,其效果受環境及溫度的影響很大,而且,除了滅絕福壽螺之外,池中的魚貝類也會跟著死掉,對生態來說並不理想。
相較之下,以肉食性魚類來防治福壽螺是較好的方式,同時根據試驗結果顯示,放養一定數量的烏鰡之後,水田中福壽螺的卵減少了96%之多,效果相當顯著。
烏鰡體積較大,魚溝需挖得相當深,於是,第二年便改以體型較小的吳郭魚來取代。「放了之後,發現吳郭魚雖然無法像烏鰡一樣一口咬碎福壽螺,但很會吃小螺,大螺生下的小螺都被吃得乾乾淨淨。」林文華笑稱,「所以效果是一樣的!」雜食性的吳郭魚葷素不忌,因為體型小的緣故,在較淺的水域中也活動自如。此外,耐熱的吳郭魚,存活率較高,因此在銷售方面也較有利。
豐收的滿足笑意,除了付出的心力得到應有的報償,更多的是和土地共存的那份友善與美好。
魚溝調整,效率再昇級
魚種轉換成功了,而林文華的另一項任務—魚溝形式的調整,也在持續進行中。
當初為了讓魚隻在茭白筍種植初期、田間水深度不足的情況下也能存活,他導入了「魚溝」的概念。魚溝的設置提供了魚隻在水田中活動的通路;在大陸「種養共生」的模式中,魚溝的設置多為「田」或「井」字型,但這種型態卻不合適臺灣田中機械化操作的情況。因此林文華便將魚溝的形式,修正為在田區的單邊或雙邊設置,如此一來,即使是大型機具進入田區也不會破壞到魚溝,而這同時也是魚溝形式在臺灣的重大轉變。
他指出,魚溝的寬以2~4公尺、深度以50公分以上最佳,只要水夠深、水中溫度不高,魚兒們就會舒適悠遊的出來活動巡田,努力工作。
顏色討喜的紅尼羅魚,悠遊身影成了水田中的亮點。
紅尼羅魚,新生力軍加入
「魚茭共生」邁入第三年之後,再次轉換魚種,將吳郭魚換成紅尼羅魚,肩負起休閒旅遊的重任。紅尼羅魚是吳郭魚的改良品種,身上多了絢麗的色彩,看起來賞心悅目的,可吸引遊客目光。放養這種魚的好處是,牠與吳郭魚一樣,終結福壽小螺超厲害,功能性佳;市面上價格又比吳郭魚高上近一倍,末端的銷售又好,一舉數得。
魚茭共生模式發展至此,除了最早的清除福壽螺以及魚獲雙收的目標之外,又兼具休閒觀光功能,發展越來越全面。「有機並不特別,但若是民眾能親眼看到有機田中自然成長的魚,對食材的安全性會有加分作用,進而對整個有機農法會更加信任。」
天價茭白筍何來?
「這邊的景象真的變得不太一樣,有紅魚、有黃鴨,還有綠色的茭白筍,感覺就像是一幅油彩畫一般!」他是投入魚茭共生的農友陳國鐘,一投入便是衝勁十足。
陳國鐘之前曾自行種過一年的有機茭白筍,不過收成並不好,後來看好魚茭共生應該能為行健村帶來改變,於是加入行列,成效隨即出現。第一年收成後他在網路上打出「魚茭共生」的名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由於這是一個新話題,再加上他的茭白筍細緻好吃,因此第二年時,民眾都是一箱箱的共購,致使出現不夠賣的情況。這種情況到了第三年更加明顯,「我連割都來不及,太搶手了!」,「銷路完全不是問題。」
除了網路及電話預購外,同時他也在「希望廣場」賣出一台斤150元的超高價位,比起傳統市場茭白筍每台斤40~60元的價格高了近三倍,若以「天價」來形容也不為過,「因為凡是試吃過的,全部都會買,一個也跑不掉!」
(未完,精彩內文詳見2014《鄉間小路》8月號)
宜蘭縣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村光復路103-6號
電話:0988-027-003 陳國鐘
本文摘自鄉間小路2014年8月號,由豐年社提供
>看詳細鄉間小路介紹
>快加入鄉間小路Facebook粉絲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應網站團隊人力調整,即日起關閉部落格留言功能,懇請見諒;為顯示過往留言資訊,您仍可見到留言框,但您的留言將無法發布。
若對本公司代理或銷售的肥料、種子商品有疑問,歡迎透過 iGarden 網路商店選單的「聯絡我們」功能與我們聯繫。
如有栽培相關問題,可直接搜尋本部落格找答案!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