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荊花的花蜜良好,被認為是蜜源植物,也是公認的良好水土保持植物。
自古有「負荊請罪」的佳話典故,但大多數人都把重點放在「請罪」上面,
少有人會去關注「負荊」的「荊」是什麼東西?
而在臺灣原住民的世界裡,大多被應用在祭祀或身體毀飾上。黃荊歲月讓我們悠悠道來……
撰文、攝影:劉還月
荊為植物名,一般稱為黃荊、黃荊子、山黃荊、布荊子、牡荊、埔姜、埔姜仔、臺灣牡荊、七葉埔姜、埔荊茶、不驚茶、蚊仔柴、蚊菸柴……,是一種產於熱帶非洲、印度、錫蘭、馬來西亞、中國與臺灣,常見於海拔 500 公尺以下的海濱到開闊丘陵地間,屬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最高約可長到 4、5 公尺左右。
每年春夏之季,黃荊會開出一串串數量繁多的紫羅蘭色或淡紫色小花,靠近時可聞到淡雅的香氣,那是來自品質不錯的花蜜,因而也被認為是良好的蜜源植物。香氣更濃的則為葉片,只要稍加搓揉便可聞到特殊香味。
黃荊的枝條有其特色,細長的小枝條呈四稜形,較幼嫩處則密生灰白色絨毛,自基部分枝數量繁多,雖然擠在一起,卻都努力地向上成長;而它喜光,卻能耐半陰,喜歡肥沃的土壤,同時也耐乾旱、耐瘠薄和寒冷,這種種的優勢,不僅被認為是淺山乾旱陽坡最常見的灌叢優勢種,更被認為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半落葉性小灌叢,分蘖力強的黃荊,只要稍加搓揉葉片,便可聞到特殊香味。
荊天棘地的古風俗
樹性強健的黃荊,由於分蘖力強,往往是砍伐得愈厲害,長出的分枝就愈多,加上耐旱、耐瘠也半耐陰,可以是荒原中的先驅植物,也可以是雜木林底下密生的灌木叢,《楚辭・七諫》中便有記載:「行明白而黑兮,荊棘聚而成林」也因此,古人如果想要開墾如此「荊天棘地」的荒地時,總是要「披荊斬棘」一番。
從平原到丘陵,處處都可以見到其身影,正因為它的平凡與草根,有些人早就忘了它的存在,但它卻也是這塊土地上許多民族的民族植物,在臺灣原住民的世界裡,大多被應用在祭祀或身體毀飾上。
凱達格蘭族人祭祀祖靈時,會採一些黃荊枝葉鋪在地面,代表崇聖的祭台,上面擺的祭品才不會被惡靈搶走;噶瑪蘭族的巫師,舉行替人治病的巫法時,必得採黃荊葉,用以驅趕肇人病痛的邪靈;馬卡道族人舉行祈雨大典,巫師也會用黃荊的枝葉沾水,用以清淨場域。
日本時代之前,有些民族會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身體上的裝飾,最常見的有紋面、鑿齒、大耳、染齒……,清代黃叔璥的《台海使槎錄》中記載了〈南路鳳山傀儡番二〉的風俗:「各社頭皆留髮,剪與眉齊,草箍似帽。以野草黑齒。兩耳穴孔。用篾圈扺塞。」由於對身體有所損壞,因而稱為「身體毀飾」。
排灣族人早期有染齒之俗,方法是將剛砍下的黃荊枝條,截成一段一段,用火焙烤枝條中間部分,兩頭滴出的汁液蒐集起來,可用來將牙齒染黑;日本時代的排灣族人,只取黃荊的青翠枝葉來編頭飾,曬乾的枝條則做成掃帚使用。
黃荊燒出的汁液,可將牙齒染黑,早期排灣族人便以此染齒。黃荊為全株可用的植物,將枝條和稻草綁在一起燃燒,可用來薰蚊子。
解病痛、驅蟲蛇,請罪、整髮的用處
原住民的世界中,黃荊也是重要的草藥,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譯的《臺灣原住民藥用植物彙編》中,記錄了排灣族、阿美族、卑南族及斯卡羅族,都曾拿來做藥,用來治療頭痛、胸痛、腹痛、瘧疾以及外傷,療法則內服和外敷皆有,並且特別註明「應用」之效:「根及莖用於支氣管炎、瘧疾、肝炎;葉用於感冒、腸炎、痢疾,外用於皮膚炎、濕疹;果用於咳嗽哮喘,消化不良。」
漢人同樣把黃荊視為全株可用的植物,光是藥用方面,果實、枝葉、莖幹及根,都具有不同的療效;果實為中藥藥材,名為「牡荊子」,味辛性溫,具袪風,除痰,行氣,止痛……之效,煎服可治感冒、咳嗽、哮喘等等,也被用來做為胃痛、頭痛和神經痛的鎮痛劑。
洗淨曬乾的枝葉及幹,皆為民間常用的草藥,具清熱止咳、化痰截瘧之效,是很好的祛風、發汗劑;根部則是驅蟲及治風濕症的偏方,夏天時則被煮製成茶飲,味道芳香又消暑解渴。
黃荊全株特異的香氣,一直是臺灣民間廣泛使用的天然香料,種芒果的人家,如將採下的芒果和黃荊枝葉一起入甕,兩、三天後便可使芒果的香氣和風味倍增,金門人則取枝葉和豆豉一起醃漬,所製得之豆豉香醇無比;另外,花和枝葉也有人用來提取芳香油。
而來自於黃荊本身散發的香氣,也是臺灣農村傳統驅蟲材料,夏季母雞孵蛋時,雞窩旁常會鋪上黃荊枝葉,效用有三:一解熱,二驅蟲,三趕蛇;牧牛的孩子大多懂得折一些枝條,來幫牛趕蒼蠅、打昆蟲。
臺灣人很喜歡這種類似樟腦的香氣,許多人會在家屋前後,種上一整排的埔姜仔,一方面密生的植株可代替圍籬,風吹時可散發出淡淡香氣,謂可防蛇入侵,修剪掉的枝葉曬乾後,除了可飲、可用外,和稻草捆綁在一起點火燃燒,更是氣味宜人的天然驅蚊劑,放在豬圈、雞舍旁,驅蚊效果立現,漫漫夏夜,若想在前庭後院乘涼,當然也少不了這神奇的蚊香。
種在家屋前的黃荊,細嫩枝條雖然容易折取,但稍粗一點的取下後,再經過曬乾便成了非常堅韌、不易斷裂的木材,漢人自古取來做「杖棰」,也就是用黃荊枝條製成供刑杖用之刑具,後來演變成刑罰的象徵,也才有「負荊請罪」的典故。
黃荊當然不只用來請罪之用,封建社會的平民階層,婦女大多會自取堅韌的黃荊枝條,削製成髮簪,稱為「荊釵」,漢人稱自己的妻子為「拙荊」,就是來自於這個典故。
恆春半島的臺灣黃荊
枝條堅韌,不易斷裂的黃荊,也成了恆春人用來燒製木炭的主要原料,不僅因黃荊在此地隨處可見,更因其堅韌、耐燒等特性,自清季以降,恆春半島的木炭幾乎都以黃荊為材料,當時的楓港則是恆春半島木炭最主要輸出港,也因此所有用黃荊燒成、質地堅韌、且特別耐燒的黃荊木炭,都被略稱為「楓港炭」。
黃荊當然不能只是「薪炭良材」,堅韌、不易斷裂的特質,更成了製作掃帚的良材,但必須先採收細的枝條,充分曬乾之後,再綁成一束束,將五束綑在一起,便成了家家戶戶用來掃集灰塵的掃帚了。
文獻曾經記載,早期的排灣族人會把黃荊枝條綁成一束,修剪後拿來當作掃把,但我所見的卻是恆春半島上,操持著福佬語的永靖聚落人,你也許不知道永靖在哪裡?以行政區域來看,它在滿州鄉永靖村,但從歷史角度觀之,它是「琅嶠十八番社」的第二個主要部落!歷史上的「琅嶠十八番社」,意指斯卡羅族人,這些來自知本的卑南族人,來到恆春半島,早就被排灣族文化影響而「排灣族化」了,因此永靖人用黃荊製掃帚,顯然是承襲了排灣族人的文化而來!
本文摘自鄉間小路2015年7月號,由豐年社提供
>看詳細鄉間小路介紹
>快加入鄉間小路Facebook粉絲團
這是個人閱讀過最精彩的一篇報導
回覆刪除您好,鄉間小路雜誌常有一些民俗植物的深入介紹 ,值得一看喔!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