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甘茴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甘茴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打造理想香草花園:香料種子推薦 & 栽培方法

(cc licensed by amagill @ Flickr)

有著值得觀賞的美麗型態,卻又能為料理或生活增添風味的實用性,當然,更不能忘了那美好的香氣,這就是迷人的香草植物。

隨著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提升,越來越多人決定自己動手做菜,我們也常被客人詢問:「我買了香草/蔬果盆栽,擔心有農藥,需要等多久香草/蔬果才能吃呢?」,由於無法確定外面購買的植物曾被噴過什麼藥,因此也難以給一個標準答案,只能說最安心、新鮮又美味的選擇,就是來自「自家栽培」吧。

國外居家後院或窗台,時常可見小巧可愛的香草花園,如此貼近生活、讓人喜愛。本年度 iGarden 也特別精選多支進口香草品種種子,購買種子後,該如何種植各種不同香草呢?如以往慣例,也在文末附上了栽培建議供園丁們參考,一起來規劃專屬於你的香草花園吧。

香草植物栽培貼心提醒

  • 介質使用:香草植物根部應避免過濕,種植時建議拌入蛭石真珠石等排水良好介質。
  • 施肥建議:若使用速效花寶,小苗時期可使用5號(小苗專用),成株可施2號或3號(開花植物);或可三個月使用一次長效好康多1號。提醒您「適當」是施肥重要原則,切勿過量,學習施肥請看文末延伸閱讀。

精選香料種子商品目錄

最新資訊請來 iGarden 花寶愛花園香料種子賣場逛逛!
點入各商品頁,可參考該香草植物的栽培延伸閱讀喔。



延伸閱讀:種植植物入門課


香料種植栽培建議

綠霧迷濛-甘茴香栽培紀實


作者 台和園藝/劉英華

甘茴香並非我們熟悉的蔬菜,但在西洋料理常可見其以主角或配角的形式存在。基於嚐鮮的理由(沒吃過的東西都想嚐試),又有頂樓開闊的理想栽培位置,甘茴香的種子就在頂樓落地生根了!


甘茴香種子適合播種的季節為 9-11 月,選擇於 10 月底播種,11 月初子葉已將種皮頂出,過不久即冒出漂亮的羽狀本葉,這時可以開始定植,並可於盆面撒些好康多一號當基肥。


栽培其它蔬菜時,常會為她們日漸長出的肥美葉片感動不已,但甘茴香的葉子,不同於一般的菜蔬,並非以葉面積的增加,讓你感覺到她的成長,而是以更細碎、更迷濛的繁複羽狀葉來令人驚艷。

栽植約 3 個月後,葉子已滿出盆面,再過一個月,盆面已被一片綠霧所隴罩,可惜數位相機無法補抓甘茴香葉片的美,怎麼拍都無法忠實呈現那種有靈性的美感。這時需注意的是,繁茂的葉片會蒸散掉很多水分,再加上甘茴香的根系淺,因此葉片很容易因缺水而枯萎,每日早晚巡視較能確保植株不缺水。


在地上部快速發展的同時,甘茴香的葉鞘基部也開始逐漸肥大,這時就開始要培土覆蓋至植株的 1/2 高左右,露出生長點(嫩葉)即可,這樣葉鞘才能肥軟甜美。但由於不忍心拔除太多小苗,因此甘茴香擁擠地生長於花盆中,也只能覆土 2-3 公分,在這種觀賞重於食用的出發點下,栽培出來的甘茴香葉鞘跟市售的相去甚遠,一直猶豫著要不要採收,但若過了黃金食用期(定植後約 60-70 天),組織開始纖維化後,就很難入口了,因此只拔了 5 株準備食用,其餘的就繼續留著當觀賞植物栽培。

拌好調料的甘茴香,好吃喔!

採收後的甘茴香,可當涼拌菜吃也可煮食,我們選擇不必驚動爐火、在辦公室就可進行的涼拌方式。將甘茴香切去根及葉子(較幼嫩的可食),再將泥砂清洗乾淨,切成細片狀,再拌些橄欖油,加點胡椒及鹽就可以食用了!另外在同事的巧思之下,發現市售的和風醬汁跟甘茴香的味道也很搭,如果想要吃有果香風味的,還可以擠一點金桔汁。

甘茴香吃起來甜甜的,還帶有一點八角味,這種風味我個人還蠻喜歡的,但也有些人不愛這種特殊的香料味,不過若是以煮湯或是熱炒的方式料理,她那特殊的香味應該就會淡掉許多,只留下甜美的味道。


在栽培過程中,甘茴香沒有任何病蟲害,管理上十分省事,而植株出色的外觀,極具有觀賞價值,值得推薦給想栽培來食用或觀賞的朋友。每次看到甘茴香柔美的葉子,都會忍不住輕輕撫摸一下,然後再聞聞手上淡淡的八角香,而那些未被食用的植株,5月初也開出漂亮的黃色花朵,任其自然結實掉落,相信天氣再涼一些時,頂樓的花盆裡也會自行冒出甘茴香小苗,又可以聞香了!

葉鞘基部開始肥大,此時可準備培土
培土至盆面後,可以發現基部有明顯的增大
葉子迅速成長
葉子已蓋過盆面
過一陣子肥大的葉鞘已長出土面
採收部分甘回香準備食用
肥大的葉鞘切開似洋蔥般的剖面

延伸閱讀

香草植物栽培術:津甜回甘-甘茴香


作者 台和園藝/劉英華

茴香若是當成調味的香料植物食用,味道清新可口,但若直接當作葉菜類炒食,其濃郁的獨特的香氣卻不是人人都可接受的;相較之下,甘茴香的清甜就比茴香溫和的多,是很理想的新興蔬菜。

甘茴香又名甜茴香、結球茴香、球莖茴香,義大利茴香、羅馬茴香、鮮莖茴香,屬於繖形花科茴香屬之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中歐、義大利一帶。株高約1-2公尺,葉互生,變形葉為披針狀,羽狀複葉,葉柄細長中空,基部葉鞘肥大成球形。花黃色,繖形花序。


甘茴香喜全日照的環境,發芽適溫約15-25℃,生育適溫約15-20℃。播種適期以9-11月較佳,播種後約1週發芽,1個月後可定植,行株距約30㎝,也可以5吋以上的盆子種植單株。因甘茴香根系較淺,對水份的需求量高,栽培介質需常保濕潤,否則植株易纖維化而影響口感。當甘茴香基部開始彭大時(約8-9片葉時),可以培土覆蓋至植株的1/2高,僅露出生長點的新葉處即可,這樣可以使其較潔白及可口。定植後約60-70天可採收,太晚採收組織易纖維化。


發芽後即可每週施用一次花寶5號,並以好康多一號當基肥,定植後改以花寶2號當追肥,一週一次。生長期間若發現葉腋處長出側芽需摘除,以免影響球莖肥大。甘茴香顯少病蟲害,鳥也不會啄食,是不需太多管理的懶人蔬菜。

甘茴香較細嫩的葉適合炒食,葉梗及肥大的葉鞘部份可洗淨生食或煮湯、烤食,也可與肉類或漁類一起煮食,植株及花朵也具觀賞價值,是兼具食用與觀賞的理想蔬食。需注意甘茴香較不耐貯藏,需趁鮮食用風味較佳。


相關商品

甘茴香種子

香草種子、栽培文系列整理專題

系列專題 理想的香草花園